[實用新型]一種超冷結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17235.0 | 申請日: | 2013-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142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軍戰;楊勛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西電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D11/055 | 分類號: | B22D11/055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 地址: | 710075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結晶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有色金屬鑄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超冷結晶器。
背景技術
結晶器是連續鑄造的關鍵技術,上引連鑄生產過程中水循環的冷卻效果非常重要,而冷卻效果又與循環水和結晶器內管的接觸面積有關,結晶器內管用于冷卻銅水,現有的普通結晶器是直筒狀的內管結構。水與內管的接觸面積較小,結晶效率較低,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種結晶效率高的結晶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超冷結晶器,其結晶效率高。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包括石墨模具,所述石墨模具上套裝有內管,內管外壁上沿軸向開設有若干凹槽,內管外部套裝有外管,外管和內管之間設置中管,中管和外管之間形成第一通道,中管和內管之間形成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連通。
所述內管的外壁呈螺紋狀。
所述外管上套裝有保護套。
所述保護套采用碳化硅保護套。
所述保護套和外管之間填充有耐火材料。
所述外管、內管、中管均為黃銅管。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起主要冷卻作用的內管外壁上沿軸向開設若干凹槽,可以增加內管與循環冷卻水的接觸面積,這種結構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結晶器的冷卻效率,從而提高上引連鑄生產速度,降低能耗。
進一步的,本實用新型中內管外壁呈螺紋狀,可以增大內管與循環冷卻水的接觸面積,并且打破水流動過程中的單一方向性,能夠實現水流的多方向流動,促進水流流速,從而提高了冷卻效率,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直筒型內管結晶器冷卻效果低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內管的橫截面示意圖。
其中,1為保護套,2為耐火材料,3為外管,4為中管,5為內管,6為石墨模具,7為入水口,8為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不僅僅局限如此。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石墨模具6,所述石墨模具6上套裝有內管5,內管5的外壁呈螺紋裝,并且內管5外壁上沿軸向開設有若干凹槽,內管5外部套裝有外管3,外管3上套裝有保護套1,保護套1的材料為碳化硅,保護套1和外管3之間填充有耐火材料2,耐火材料2具體為硅酸鋁棉,外管3和內管5之間設置中管4,中管4和外管3之間形成第一通道,中管4和內管5之間形成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相連通,水由入水口既可以從第一通道流入第二通道,再排出,也可以從第二通道流入第一通道對石墨模具進行冷卻后,再排出。本實用新型中的外管3、內管5、中管4均為黃銅管。
請參閱圖2,內管5的外壁上設置有凹槽,凹槽沿內管5軸向開設,并且從內管的一端貫通至另一端,這樣增大了內管與循環冷卻水的接觸面積,利于對石墨模具6進行冷卻,提高了冷卻效率。
工作原理為:本實用新型主要用于無氧銅上引連鑄生產過程中,作為連續結晶裝置。將該裝置插入銅水中,從入水口7通入冷卻水,冷卻水經第一通道流入第二通道,對石墨模具中的銅水進行冷卻,使得銅水結晶,冷卻水從出水口8排出,再利用牽引裝置將結晶的銅拉出,下面銅水會在大氣壓的作用下連續上升并連續冷卻、結晶、牽引出。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超冷結晶器,在應用于上引連鑄設備上時,由于其內壁增大了與循環水接觸的面積,這種創造性的結構設計能夠增大了結晶器的冷卻效鋁,進而提高上引連鑄生產效率,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西電集團公司,未經中國西電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172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行車腳蹬
- 下一篇:一種新型具有反光片結構的LED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