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壓力鍋負載驅動保護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17208.3 | 申請日: | 2013-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098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16 |
| 發明(設計)人: | 徐守越;郭友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J27/09 | 分類號: | A47J27/09 |
| 代理公司: | 廣州廣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張文雄 |
| 地址: | 528300 廣東省佛***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壓力鍋 負載 驅動 保護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力鍋負載驅動保護電路,適用于小家電的開關控制。屬于電子開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小家電領域,一般壓力鍋驅動電路都是采用壓力開關檢測模塊和繼電器驅動模塊。單片機檢測壓力開關狀態,控制端口輸出高或低電平直接驅動單三極管的導通與截至,使繼電器通斷,實現負載工作的控制。壓力開關檢測模塊和繼電器驅動模塊為單獨分離式的結構,兩都之間無直接的電路連接關系。這種驅動方式在異常條件下存在以下問題:①當單片機失效時,端口輸出電平狀態為不定(高或低電平),如果端口輸出為高電平,導致三極管吸合導通,產品負載異常工作;②當三極管損壞,CE短路時,三極管導通,繼電器將吸合導通,產品負載異常工作。給使用者帶來巨大的麻煩,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所提出的繼電器驅動電路工作不穩定,導致繼電器吸合、負載異常工作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電壓力鍋負載驅動保護電路,通過將繼電器電路和壓力開關串聯連接的在12V電源之間,由壓力開關的通斷使繼電器電路工作在正常狀態,電路具有可靠安全、實用和低成本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達到:
一種電壓力鍋負載驅動保護電路,其結構特點在于:包括繼電器驅動回路和壓力開關檢測回路,壓力開關檢測回路的檢測輸入端連接壓力開關的信號輸出端,壓力開關檢測回路具有根據檢測到壓力開關的通接或斷開時在輸出端輸出低電平或高電平的電路結構;繼電器驅動回路具有二個輸出端,輸出端之一連接繼電器線圈,輸出端之二連接壓力開關檢測回路的檢測輸入端,形成由壓力開關控制、通過繼電器驅動回路接通或斷開負載的“與”邏輯控制電路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通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達到: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改進方案是:所述繼電器回路包括繼電器RLY1、三極管Q1、二極管D1和電阻R1-R2,壓力開關檢測回路由壓力開關SW1、二極管D2、電阻R3-R4和電容C1連接構成;三極管Q1的基極通過電阻R1形成外接單片機芯片的控制輸入端口,三極管Q1的集電極通過繼電器線圈連接+12V電源,Q1的發射極壓力開關SW1連通,二極管D1與繼電器RLY1線圈并聯、D1的負極接+12V電源;電阻R2跨接在三極管Q1的基極與發射極間;繼電器觸點的一接火線ACL、另一端連接到負載;壓力開關SW1的一端與三極管Q1的發射極相連、另一端接地GND;電阻R3的一端與,二極管D2負極連接三極管Q1的發射極、正極通過電阻R4和電容C1接地GND,二極管D2正極與電阻R4的連接處通過電阻R3接+5V電源,電阻R4和電容C1的連接處構成壓力開關檢測回路外接單片機芯片的輸出端。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技術改進方案是:所述三極管Q1可為NPN型三極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壓力開關與繼電器驅動電路串聯連接的方式,壓力開關與外接單片機對繼電器電路構成“與”邏輯控制結構,以達到提高驅動繼電器電路的可靠性效果:1)由于壓力開關斷開不工作,當單片機失效異常輸出高電平時,三極管Q1導通,而繼電器不導通,負載不工作;2)由于壓力開關斷開不工作,當三極管CE兩極短路,繼電器同樣無法得電,負載也不工作。因此,大大提高了繼電器電路運行的安全系數,具有電路結構簡單、安全可靠和實用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的電路原理圖。
圖2為單片機端口輸出電平直接驅動單三極管控制繼電器電路。
圖3為壓力開關檢測電路。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具體實施例1:
參照圖1,本實施例包括繼電器驅動回路1和壓力開關檢測回路2,壓力開關檢測回路2的檢測輸入端連接壓力開關的信號輸出端,壓力開關檢測回路2具有根據檢測到壓力開關的通接或斷開時在輸出端輸出低電平或高電平的電路結構;繼電器驅動回路1具有二個輸出端,輸出端之一連接繼電器線圈,輸出端之二連接壓力開關檢測回路2的檢測輸入端,形成由壓力開關控制、通過繼電器驅動回路1接通或斷開負載的“與”邏輯控制電路結構。
本實施例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東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1720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