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氣門式廢氣再循環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15200.3 | 申請日: | 2013-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46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楊建敏;翁揚程;周義;蔡秋異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市品一車輛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25/07 | 分類號: | F02M25/07;F16K31/06;F16K27/00 |
| 代理公司: | 溫州甌越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張瑜生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門 廢氣 再循環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氣門式廢氣再循環閥。?
背景技術
汽車廢氣是一種不可燃氣體即不含燃料和氧化劑,在燃燒室內不參與燃燒,它通過吸收燃燒產生的部分熱量來降低燃燒溫度和壓力,以減少氮氧化合物的生成量,進入燃燒室的廢氣量隨著發動機轉速和負荷的增加而增加。廢氣再循環(EGR)系統用于降低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合物的排出量,氮和氧只有在高溫高壓條件下才會發生化學反應,發動機燃燒室內的溫度和壓力滿足了上述條件,在強制加速期間更是如此。當發動機在負荷下運轉時,雙氣門式廢氣再循環閥開啟,使少量的廢氣進入進氣歧管,與可燃混合氣一起進入燃燒室。?
現有的雙氣門式廢氣再循環閥,為便于廢氣進入和熱量不過于集中,雙氣門式廢氣再循環閥的下蓋上的閥殼長度較長,且傳統雙氣門式廢氣再循環閥中,為避免廢了進入,其采用單氣門設置,閥桿的前段支撐主要依靠氣門支撐,長時間使用后,氣門與氣門座多長啟閉后,閥桿容易發生微量偏移,氣門與氣門座的配合存在不可靠,在長時間使用后,氣門處容易漏氣,存在氣門使用壽命短的缺陷。且為單進氣腔設置,線圈的隔熱效果差,如中國專利號為200720081395.8的專利文獻中公開的《內燃機雙氣門式廢氣再循環閥》中說明書附圖1中。?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雙氣門設置,氣門配合可靠,氣門啟閉可靠,使用壽命長,以及隔熱效果好的雙氣門式廢氣再循環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氣門式廢氣再循環閥,包括有外殼,外殼兩端設有上、下蓋,外殼內腔內裝配有線圈總成、傳感器總成、頂桿、頂桿座、線圈頂蓋、線圈底座以及管狀的電樞鐵芯,線圈底座支撐在下蓋上,所述線圈總成一端經線圈底座支撐在下蓋上,線圈底座與下蓋之間設有彈簧座,線圈總成另一端經線圈頂蓋支撐在上蓋上,頂桿座位于所述線圈頂蓋與上蓋之間,線圈頂蓋和線圈底座中間裝配所述電樞鐵芯,所述頂桿穿過頂桿座并伸入電樞鐵芯中孔內,所述頂桿位于電樞鐵芯中孔內的一端抵接有閥桿,所述閥桿與頂桿抵接的一端端部上套設有彈簧蓋,所述下蓋上設有供閥桿滑動導向的閥桿導向套,閥桿導向套一端抵壓在彈簧座下方,彈簧蓋與彈簧座之間設有閥桿彈簧,閥桿另一端設有氣門,所述下蓋軸向外端延伸有閥殼,閥殼內設有與氣門配合的氣門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門座包括有同軸布置的主氣門座和副氣門座,主氣門座位于閥殼外端端部,副氣門座位于閥殼內中部,所述副氣門座和主氣門座將閥殼分割成主進氣腔和副進氣腔,所述閥桿上串設有主氣門和副氣門。?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采用雙氣門設置,解決傳統單氣門設置下,閥桿支撐不穩固,氣門使用壽命短的問題,雙氣門設計,增加支撐點,形成雙氣門導向,氣門裝配穩固可靠,啟閉穩定可靠,同時采用雙氣門設計下,形成主進氣腔和副進氣腔,可對應兩個進氣管,增加進氣腔,進氣速率快,避免熱集中,且廢氣經過了主進氣腔體,再進入副進氣腔,副進氣腔中的廢氣量少和熱量少,具有隔熱作用,增加對外殼內的線圈總成的隔熱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主進氣腔長度大于副進氣腔體,主進氣腔直徑大于副進氣腔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主進氣腔體長,直徑大,其容積大,為主要進氣,副進氣腔體為輔助進氣腔體,長度短和直徑小,容積小,廢氣進氣量少,且副進氣腔靠近線圈總成,廢氣量少,熱量少,起到隔熱作用。?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閥桿導向套相對于朝向彈簧座一端的另一端延伸有順延部,所述閥桿導向套外套設有隔熱套,所述隔熱套對應閥桿導向套的順延部一端罩設在閥桿導向套端部形成膨脹腔體,所述下蓋內端設有經彈簧座封閉的隔熱腔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隔熱套形成隔熱效果,同時起到對導向套的定位,在膨脹腔體允許導向套的受熱膨脹,避免導向套受熱破壞,并在下蓋內端設有隔熱腔體,提高隔熱效果。?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下蓋外邊緣設有與外殼內腔連通的散熱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外殼內的熱量散出,提高散熱性能。?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下蓋的閥殼外壁對應主氣門和副氣門位置均設有O型圈槽,O型圈槽設有O型密封圈,且所述下蓋與外殼連接一端上套設有密封墊圈。?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便于裝配后的密封。?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密封墊圈包括有兩側橡膠體和中間支撐片,且外側的橡膠體的硬度大于內側橡膠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市品一車輛配件有限公司,未經溫州市品一車輛配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1520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