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稱量中藥處方的多功能電子稱重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10660.7 | 申請日: | 2013-12-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72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廖申平;雷亞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廖申平 |
| 主分類號: | G01G19/52 | 分類號: | G01G19/52;G01G21/22;G01G2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頂峰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楊俊華 |
| 地址: | 644200 四川省宜***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稱量 中藥 處方 多功能 電子 稱重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中藥稱量和調劑領域,具體地講,涉及的是一種用于稱量中藥處方的多功能電子稱重系統。
背景技術
中醫治病有句老話叫做:“三分醫、七分藥”,而中藥調劑又有“三分辨、七分量”之古訓,如此可見調劑稱量在發揮藥物治療作用上是何其重要,因此國家對中藥的稱量作出了相應的規定。
隨著國家對中醫藥的重視,中藥(特別是傳統中藥飲片)的使用量也就越來越大,特別是在醫院,此時就要求我們的調劑人員提高工作效率;現有實用的稱量工具有兩類:一類是傳統的戥子秤,一類是電子秤。
傳統的戥子在現在要求高效率的時代下顯現出了很多不足,首先,調劑人員拿到處方后需要擺放盛藥盤,然后拿起戥子秤,將砣繩對準戥子桿上的刻度,往戥子盤放藥,戥子桿處于平衡時才是藥物的實際重量;但是,調劑人員往戥子盤里放藥的時候,大多數都不是一次就能到位,有時候需要放很多次,此過程中要不斷的握、放稱桿;如果放藥太多或是太少,就會在戥子盤里減增量,當砣繩偏離刻度,那么調劑人員還得重新調整砣繩,此過程有可能會反復幾次,增加調劑時間;當調劑人員在藥斗邊稱好藥后還得回到專門的調劑臺,比較麻煩。由于中藥處方大多數都是很多味藥組成,且處方通常會開出多劑,當病人要求將中藥帶回家自己煎煮時,就得一味一味的稱;調劑人員將稱好的中藥均分時需要不斷的復秤,此時也要不斷的握、放秤桿;當稱好需特殊煎法的藥時,還得將戥子秤放下,用專用包裝袋裝好,如果特殊煎法的藥品種類較多時,就得將戥子秤放下拿起好幾次。當藥物劑量較小時,稱量就更不容易達到標準,比如砣繩過大超過該刻度、秤盤有灰塵或是銹蝕等。
現有的電子稱在稱藥時基本上都是放在調劑臺,稱藥時得用轉移器將藥斗的藥取出一定的量回到調劑臺,稱好總量后還得再慢慢均分,在均分時需要的時間也會比較長(多數人對減量的判斷不如增量準確,想要準確需要豐富的經驗),且轉移器里剩余的藥需倒回藥斗;如有不夠,還得再?。辉诰謺r需計算并記住剩下的量,由于工作強度大,工作人員在計算的時候難免會出現差錯,這樣每劑之間就不均勻,影響藥效。
這兩種類型的秤都會在藥斗與調劑臺之間來回很多次,增加調劑人員的工作量(隨著醫院等級的提高,中藥房的面積也在增加,來回的距離也在相應的增加),在稱特殊煎煮法的藥后還要將盛藥器拿起來將藥倒入口袋以及倒后還要將盛藥器擺放好,使得稱藥整個過程所需的時間增加,病人等久了可能會鬧情緒,這樣對工作人員就不利;調劑人員在調劑的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碰撞以及秤盤裝得太滿使藥撒在地上造成資源浪費;有時候為了避免稱某一味藥而打擠,往往會跳過此味中藥去稱另外一樣,由于工作量的原因,有時候稱好藥后并未有核對,那么病人得到的就不是一劑“完整的中藥”,如果缺少的正好是“君藥”(治病的核心藥物),此劑中藥就沒有什么治病效果,使得病人出了錢,但病卻沒有治好。
可見,對于中藥處方的稱量準確性直接地關系到此劑中藥的效果,不容有差錯,因此,設計一種能夠避免現有中藥稱量的弊病進行準確稱量的裝置為人們所需。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中藥處方稱量和調劑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稱量中藥處方的并從多方面避免現有稱量問題且使用方便、快捷高效的多功能電子稱重系統。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用于稱量中藥處方的多功能電子稱重系統,包括主平臺,設置于主平臺下部的伸縮式支撐機構,與主平臺連接的處方夾,設置于主平臺上的1~9個用于稱量普通中藥的第一電子秤機構,通過連接件安裝于主平臺上方的上平臺,設置于上平臺上的1~7個用于稱量特殊中藥的第二電子秤機構,以及安裝于主平臺上用于核對中藥味數的指示裝置。其中,所述的特殊中藥是指需要用特殊煎法煎煮的中藥類型。
具體來講,所述第一電子秤機構包括內置于主平臺內的第一壓力傳感器,與第一壓力傳感器連接的第一控制器,安裝于主平臺上并與第一控制器連接的第一顯示器,以及活動安裝于主平臺上并與第一壓力傳感器接觸用于稱量中藥的盛藥筒。
進一步地,所述盛藥筒呈橢圓筒狀,其底部長軸與其高度的比值為1∶1~3。
為了便于安放,所述主平臺上設有用于安置盛藥筒且形狀與之匹配的凹槽。
具體來講,所述第二電子秤機構包括內置于上平臺內的第二壓力傳感器,與第二壓力傳感器連接的第二控制器,安裝于上平臺上并與第二控制器連接的第二顯示器,以及通過連桿吊裝于上平臺下并用于稱量中藥的盛藥筒,其中,連桿下部與盛藥筒連接,其上部與第二壓力傳感器連接。而且第一電子秤機構和第二電子秤機構中采用的盛藥筒形式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廖申平,未經廖申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1066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石油焦制粉用蒸汽磨機
- 下一篇:一種集床和桌為一體的折疊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