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隧道仰拱環向中埋式止水帶定位保護端模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07516.8 | 申請日: | 2013-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44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趙春杰;趙宇;黨麥燕;楊永興;林定權;繆國億;張義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38 | 分類號: | 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 地址: | 25010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隧道 仰拱環 中埋式 止水帶 定位 保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隧道仰拱環向中埋式止水帶定位保護端模,屬于隧道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隧道仰拱施工中,其環向施工縫的防水主要依靠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常規施工中,是將仰拱環向中埋式止水帶彎成“L”形固定于端模,但該種方式在仰拱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易造成止水帶移位,拆模后需將止水帶鑿出、固定;同時,止水帶后續處理過程中、下檔仰拱爆破開挖過程中均易損壞止水帶,從而失去止水作用。環向中埋式止水帶安裝位置不準確、損壞等極易導致隧底冒水,影響工程質量。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能保證環向中埋式止水帶定位準確、防止施工過程中止水帶損壞的隧道仰拱環向中埋式止水帶定位保護端模。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隧道仰拱環向中埋式止水帶定位保護端模,包括上部鋼模、下部鋼模,其特征是:所述下部鋼模(1)上設有凹槽,下部鋼模的上端對應所述凹槽的開口側設有卡槽,環向中埋式止水帶的一端設置在下部鋼模的凹槽內,所述上部鋼模的下端卡設在下部鋼模的卡槽內,所述上部鋼模和下部鋼模通過設置在后部的支撐結構固定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中,環向中埋式止水帶的一端設于下部鋼模的凹槽內并通過支撐結構夾緊于上部鋼模和下部鋼模之間,能保證止水帶定位準確,同時所述凹槽也起到保護環向止水帶的作用,施工過程中能防止止水帶損壞。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模板安裝、加固以及拆模簡易,能保證環向中埋式止水帶準確定位,并在施工過程中能防止止水帶損壞,有利于提高施工質量。此外,本實用新型設計簡單,操作靈活簡便,成本較低,可在隧道施工中廣泛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I-I剖視示意圖;
圖3是下部鋼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下部鋼模,2是上部鋼模,3是支撐結構,4是環向中埋式橡膠止水帶,5是仰拱混凝土,6是凹槽,7是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附圖所示,一種隧道仰拱環向中埋式止水帶定位保護端模,其包括上部鋼模2、下部鋼模1、支撐結構3。所述上部鋼模2和下部鋼模1均為鋼板焊制。所述下部鋼模1的上部設有凹槽6,在下部鋼模1的上端對應凹槽6的開口側設有卡槽7,環向中埋式橡膠止水帶4的一端安裝在下部鋼模1的凹槽6內。上部鋼模2的下端卡設在下部鋼模1的卡槽7內。所述上部鋼模2和下部鋼模1通過設置在鋼模后部的支撐結構3固定為一體。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首先將下部鋼模1設于施工完成的初期支護表面上,然后將環向中埋式橡膠止水帶4的一半安裝在下部鋼模1的凹槽6中,隨后將上部鋼模2安裝在止水帶的上部,其下端設置在下部鋼模1的卡槽7內,環向中埋式橡膠止水帶4夾于兩塊鋼模之間,最后利用支撐結構3將上部鋼模2和下部鋼模1固定為一體。仰拱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環向中埋式橡膠止水帶4的另一半埋于仰拱混凝土5中。
仰拱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首先將上部鋼模2拆除,下部鋼模1待下檔仰拱開挖完成后拆除,起到保護橡膠止水帶的作用。
本實施例中的其他部分采用現有技術,在此不再贅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075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