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吸收塔的液位測量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07300.1 | 申請日: | 2013-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1543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孫曙光;徐興臣;陳石明;陳朝榮;羅友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華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國華浙能發電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F23/14 | 分類號: | G01F23/14;G01F23/2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翔;黃志興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收塔 測量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脫硫處理的吸收塔,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吸收塔的液位測量裝置。?
背景技術
鍋爐煙氣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硫,直接排放到大氣會污染空氣,因此根據國家標準《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鍋爐煙氣的排放需滿足預定的要求后才可以排放到空氣中。通常,鍋爐煙氣需要經過脫硫處理才可以排放到大氣中,而鍋爐煙氣的脫硫反應一般是在吸收塔內完成的。?
脫硫用的吸收塔有許多種結構,根據不同氣液接觸方式,脫硫塔可以分為噴淋塔、填料塔、鼓泡塔和液柱吸收塔等,目前,噴淋塔是氣液反應工程中常用設備,其包括吸收塔本體、噴淋層、除霧器、循環漿泵、氧化風機、攪拌器、石膏排出泵等。循環漿液自吸收塔底部由漿液循環泵向上輸送至吸收塔噴淋層并通過噴嘴噴射。煙氣從吸收塔中部進入,入口在吸收塔漿池最高液位上部和最低一層噴淋層下部之間。在吸收塔內,煙氣與頂部噴淋下來的石灰-石膏漿液逆流接觸,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與漿液中的石灰反應,形成亞硫酸鈣和硫酸鈣,亞硫酸鈣在吸收塔漿池中被空氣氧化成硫酸鈣,硫酸鈣過飽和溶液結晶生成石膏,沉淀在吸收塔的底部。沉淀在吸收塔底部的石膏通過石膏排出泵排出吸收塔,進入石膏脫水系統。在上述過程進行的同時,由于漿液最終要轉化成石膏排除吸收塔內,因此在噴淋的同時需要不斷的向吸收塔內注入漿液,使吸收塔內的漿液具有一定的液位。?
在脫硫過程中,吸收塔液位是脫硫系統的重要運行參數,液位過高會造成吸收塔漿液溢流,液位過低會降低脫硫效率,即吸收塔液位的控制直接關?系到脫硫系統的安全經濟運行。目前,如圖1所示,吸收塔液位的測量一般采用間接測量的方式,即首先測出固定位置的靜壓或差壓,然后根據公式ΔΡ=ρgΔΗ,計算出吸收塔的液位:?
公式中,ΔΡ是由壓力變送器或差壓變送器直接測量出來;ρ是吸收塔底部安裝的密度計17測量出來的數據,并對其進行修正,以使計算值與實際值相當;Η1是第一壓力變送器11的安裝高度,即從吸收塔底部(零液面)到第一壓力變送器的安裝位置的高度。特別說明:這里的ΔΗ是一個動態變化量,當吸收塔內注入的漿液的高度為Η1時,ΔΗ為0,ΔΡ為零。?
然而,由于吸收塔內漿液分層、不同工況下吸收塔內漿液起泡等問題的存在,導致吸收塔底部安裝的密度計測得的密度不能準確反映吸收塔內漿液的實際密度,進而引起吸收塔的液位顯示與實際液位不符,甚至發生吸收塔液位顯示不到溢流液位,而吸收塔實際已經溢流的情況,既浪費了漿液,又污染了環境,而且還有可能影響到脫硫效率。?
因此,需要提供一種能夠準確測量吸收塔液位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吸收塔的液位測量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吸收塔的液位顯示與實際液位不符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吸收塔的液位測量裝置,該液位測量裝置包括:?
n個壓力變送器,該n個壓力變送器沿高度方向彼此間隔地設置在所述吸收塔上,用于檢測所述吸收塔內漿液的壓力值,n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數;和?
控制器,該控制器分別與所述n個壓力變送器電連接,用于根據從每個壓力變送器接收的表示所述吸收塔內漿液的壓力值的電信號來計算所述吸收塔內漿液的液位。?
優選地,該液位測量裝置還包括顯示器,該顯示器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并且用于顯示所述控制器計算出的所述吸收塔內漿液的液位的數據。?
優選地,所述壓力變送器包括沿高度方向向上依次設置的第一壓力變送器、第二壓力變送器和第三壓力變送器,所述第三壓力變送器的位置不高于所述吸收塔內漿液的允許液面范圍的最高值。?
優選地,所述吸收塔包括位于底部的人孔,所述第一壓力變送器設置在鄰近所述吸收塔的人孔的位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壓力變送器、第二壓力變送器、第三壓力變送器沿高度方向等間距地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華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國華浙能發電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國華電力有限責任公司;浙江國華浙能發電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0730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