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合成三元材料前驅體的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04323.7 | 申請日: | 2013-1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8166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9-10 |
| 發明(設計)人: | 程磊;賀振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海納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H01M4/36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謝德珍 |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 三元 材料 前驅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反應釜,尤其涉及一種合成鋰離子電池正極Ni、Mn、Co三元材料前驅體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在當今社會中,鋰離子電池作為一種新型綠色二次電池,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其所使用的正極材料中,三元材料因振實密度高,理論比容量高,價格合適,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正極材料這一。其中反應釜的結構以及運行時反應釜內部的流體形式對三元材料前驅體的各項技術指標有重要的影響。
目前所使用的反應釜在內部結構上存在很多的不足,不能在反應釜內部形成完美的流體形態,導致得到的前驅體結晶過程中晶核生長混亂,球形度差,振實密度低,達不到此類產品的技術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可以連續合成符合生產技術要求的三元材料前驅體的反應釜。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合成三元材料前驅體的反應釜,包括釜體,所述釜體頂部設有電機,釜體內設有攪拌軸,攪拌軸上端通過減速機與電機相連,攪拌軸上設置有槳葉,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釜體內壁設置有側擋板,在釜體內設置有導流筒,導流筒的頂端固定在釜體頂部的釜蓋上。
進一步,所述攪拌軸上的槳葉有兩組,一組設置在中部,一組設置在下端,其中中部槳葉為三葉螺旋槳,下端槳葉為水平四葉槳,所述三葉螺旋槳的槳徑為釜徑的1/5~3/5,所述水平四葉槳的槳徑為釜徑的1/4~2/3,槳葉寬為槳徑的1/15-1/9。
進一步,所述側擋板有三塊,均勻分布在釜體內壁,所述側擋板寬度為釜徑的1/20~1/8,長度為釜高的2/3,側擋板上開有3處方槽,槽寬為側擋板寬的1/4-1/2,槽高為側擋板寬的1/6-1/4。
進一步,所述導流筒高為釜體高的1/5-1/2,導流筒直徑為釜體直徑的1/3-2/3。
進一步,所述釜體內設置有加料管,加料管出口在四葉攪拌槳上方10-30厘米處。
進一步,所述釜體的上部設置有溢流口,釜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污閥。
進一步,所述釜體的內壁襯有PE塑料層,釜體外側設有保溫層。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釜體徑高比2:1,釜體容積為4-6立方米。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完全可以滿足三元材料前驅體生產的工藝要求,尤其是在攪拌以及釜內流體導向上作了很大的改善。料液進入反應釜彌散速度快,成球均勻且球形度好,形貌,粒度,振實密度等技術指標都高于同類產品水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水平四葉槳俯視圖。
圖中:電機1、釜體2、導流筒3、側擋板4、三葉螺旋槳5、水平四葉槳6、排污閥7、攪拌軸8、溢流口9、加料管10。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參見圖1-3的一種合成三元材料前驅體的反應釜,包括釜體,所述釜體頂部設有電機,釜體內設有攪拌軸,攪拌軸上端通過減速機與電機相連,攪拌軸上設置有槳葉,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釜體內壁設置有側擋板,在釜體內設置有導流筒,導流筒的頂端固定在釜體頂部的釜蓋上。
所述攪拌軸上的槳葉有兩組,一組設置在中部,一組設置在下端,其中中部槳葉為三葉螺旋槳,下端槳葉為水平四葉槳,三葉螺旋槳5具有很強的剪切力和豎直推進能力,不僅能強化攪拌,還能提供一個強大的向下的推進力,水平四葉槳6可以實現泵入的反應物料完全彌散,形成一個比較均勻穩定的反應區。
所述側擋板有三塊,均勻分布在釜體內壁,側擋板4的作用是打破紊流,使流體更加無序均勻化。
所述釜體內設置有加料管,加料管出口在四葉攪拌槳上方10-30厘米處,有利于反應料液剛好被水平四葉槳3打散。
所述釜體的上部設置有溢流口,釜體的底部設置有排污閥。
所述釜體的內壁襯有PE塑料層,釜體外側設有保溫層,襯塑是為了防止三元材料前驅體鐵含量超標,設置保溫層是為了維持反應釜體的能量平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海納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湖南海納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0432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多連桿螺旋彈簧非獨立后懸架
- 下一篇:自動溫控高純氧化鋁預處理坩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