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高強度預制混凝土方樁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03982.9 | 申請日: | 2013-12-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58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朱建舟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中技樁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5/30 | 分類號: | E02D5/30;E02D5/72;E02D5/5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陸磊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度 預制 混凝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樁體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到一種高強度預制混凝土方樁。
背景技術
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可以工廠化生產,通過在預制鋼筋籠中澆灌混凝土,并經張拉、離心、養護等工藝而制成,具有節能減材高強的優點,目前應用較為廣泛。但由于張拉影響,樁身兩端都設有端板,未能將樁尖與樁身做成一體,大多采用預制的混凝土樁尖后安裝上去。這不僅給施工帶來不便,而且由于安裝偏差,往往會造成樁體不垂直、移位,至使破損折斷等現象。
另外,現有技術中一般通過采用鋼管來實現防護效果,但是一方面由于鋼管耐腐蝕性不強,使得所受拉承載力和受剪承載力較低,另一方面,不同樁身之間的接觸面積小,使得混凝土管樁的整體受拉承載力和受剪承載力不高,易導致樁身脆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際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現有技術中的方樁兩端都設有端板,未能將樁尖與樁身做成一體,大多采用預制的混凝土樁尖后安裝上去。這不僅給施工帶來不便,而且由于安裝偏差,往往會造成樁體不垂直、移位,至使破損折斷等現象。另外,現有的混凝土方樁整體受拉承載力和受剪承載力不高,易導致樁身脆斷。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高強度預制混凝土方樁,包括混凝土方樁本體,所述混凝土方樁本體包括高強度混凝土以及設置于高強度混凝土內部的鋼筋籠,所述鋼筋籠包括若干主筋和箍筋,所述主筋沿著軸線方向貫穿設置于混凝土方樁本體內,且在所述主筋外圍螺旋繞設有至少一圈箍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鋼制樁尖,所述鋼制樁尖設置于高強度混凝土的一端;所述鋼筋籠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包括橫向加強筋和縱向加強筋,所述橫向加強筋的兩端均與主筋連接,所述縱向加強筋與主筋平行分布;所述高強度混凝土外表面設有至少2個位置相對且上下貫通的凹槽。
進一步的,所述高強度混凝土與鋼制樁尖的連接端開設有連接槽口,所述鋼制樁尖與高強度混凝土的連接端具有與所述連接槽口配合的凸塊,所述凸塊位于連接槽口內,其連接處通過混凝土澆筑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鋼制樁尖與高強度混凝土為裝配式結構,鋼制樁尖的尾部具有拉結筋,拉結筋與高強度混凝土內部的主筋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主筋呈正四方形分布,所述箍筋呈螺旋形焊接于主筋的外部。
進一步的,所述凹槽為弧形凹槽或梯形凹槽,所述梯形凹槽的底面與所述梯形凹槽的側面的夾角在80度至170度之間。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通過將主筋沿著軸線方向貫穿在樁身內,且在主筋外螺旋狀圍繞箍筋,在樁身外表面設置位置相對且上下貫通的凹槽,使相鄰樁體的接觸面積增加,即增加樁身的受力面積,提高受拉承載力和受剪承載力。同時還能解決現有方樁沉樁困難,遇見堅硬夾層和凍土層時較難穿越等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高強度預制混凝土方樁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剖面圖。
圖中標號說明:混凝土方樁本體100、高強度混凝土110、鋼筋籠120、主筋121、箍筋122、橫向加強筋131、縱向加強筋132、鋼制樁尖140、凹槽15015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高強度預制混凝土方樁,包括混凝土方樁本體100,所述混凝土方樁本體100包括高強度混凝土110以及設置于高強度混凝土110內部的鋼筋籠120,所述鋼筋籠120包括若干主筋121和箍筋122,所述主筋121沿著軸線方向貫穿設置于混凝土方樁本體100內,且在所述主筋121外圍螺旋繞設有至少一圈箍筋122;還包括一鋼制樁尖140,所述鋼制樁尖140設置于高強度混凝土110的一端;所述鋼筋籠120的內部設置有若干加強筋,所述加強筋包括橫向加強筋131和縱向加強筋132,所述橫向加強筋131的兩端均與主筋連接,所述縱向加強筋132與主筋平行分布;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橫向加強筋131和縱向加強筋132的結構設計,提升了混凝土方樁的整體結構強度。所述高強度混凝土110外表面設有至少2個位置相對且上下貫通的凹槽150。
所述主筋121呈正四方形分布,所述箍筋122呈螺旋形焊接于主筋121的外部。
所述凹槽150為弧形凹槽150或梯形凹槽150,所述梯形凹槽150的底面與所述梯形凹槽150的側面的夾角在80度至170度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中技樁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中技樁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0398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銀杏內酯B注射液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衛生紙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