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循環灌注計量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03497.1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943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黃德輝;賈正發;王江;趙慶杰;史凌;孫增光;張德龍;柴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21/08 | 分類號: | E21B21/08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海新區開發***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循環 灌注 計量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油氣水井井下作業技術領域的一種現場設備,尤其是一種循環灌注計量罐。
背景技術
在石油開采作業中,井下作業是較為頻繁的施工,起下作業如果灌注計量不準確,會造成井控險情甚至井噴,因此灌注計量尤為重要。
目前,井下作業灌注計量基本是三種方式:利用單獨計量罐進行計量;大罐液位差灌注;另一種方式是采取水泥車進行灌注。以上三種方式都有其特點,能單獨進行灌注,實現準確計量只有單獨計量罐一種方式。但是這三種方式的共同缺點是不能方便實現返出的計量,且占用搬運和現場擺放布局的空間,且維護保養需單獨進行,耗費人力物力財力。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解決修井各工況準確計量坐崗監控問題的循環灌注計量罐。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上端開口的罐體,所述罐體通過兩個隔板從左到右依次分為灌注返液計量區、壓井液儲備區和洗井循環沉砂區,所述壓井液儲備區和洗井循環沉砂區之間的隔板上端中部形成有一半圓開口,所述壓井液儲備區依次通過上水管、泵注設備、進井口管線與井筒口相連通且該上水管上設有第一蝶閥,所述洗井循環沉砂區通過導流管與井筒口相連通,所述導流管位于洗井循環沉砂區上方且該導流管上還設有第二蝶閥,所述灌注返液計量區通過輸入管與壓井液儲備區連通且該輸入管通過一第三蝶閥控制通斷,所述灌注返液計量區還依次通過第一管線、進井口方管、第二管線與井筒口相連通,該灌注返液計量區內壁上還設有計量刻度,所述第一管線上設有一第四蝶閥和一電潛泵,所述第二管線上設有第六蝶閥,所述井筒口依次通過回流管、出井口方管與灌注返液計量區連通,所述回流管上設有第五蝶閥,所述出井口方管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灌注返液計量區上端。
所述上水管一端與所述壓井液儲備區的底部連通,另一端穿過所述洗井循環沉砂區向外伸出,該上水管暴露在外側的部位上設有所述第一蝶閥。
所述泵注設備一端通過倒刺與上水管連通,另一端與所述進井口管線相連通。
所述輸入管一端與所述壓井液儲備區的底部連通,另一端與所述灌注返液計量區的底部連通。
所述第一管線一端與所述輸入管連通灌注返液計量區的端部連通,另一端與所述進井口方管連通。
所述進井口方管和出井口方管均設置在所述罐體上方。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從功能上考慮,實現了循環洗井、下鉆返液回收計量、起鉆入井筒灌液計量的三重功效。
從現場布局及占地面積上考慮,減少了占地面積、提高了現場標準化的擺放布局。
從能耗上考慮,節約單獨計量罐或水泥車的使用,灌注計量時僅用一臺電潛泵即可,節約大量占用水泥車的資金,節約出水泥車進行功能的更大發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循環灌注計量罐的俯視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循環灌注計量罐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中壓井液儲備區和洗井循環沉砂區間隔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參見圖1至圖3,本實用新型的循環灌注計量罐包括上端開口的罐體1,所述罐體1通過兩個隔板從左到右依次分為灌注返液計量區Ⅲ、壓井液儲備區Ⅰ和洗井循環沉砂區Ⅱ,所述壓井液儲備區Ⅰ和洗井循環沉砂區Ⅱ之間的隔板上端中部形成有一半圓開口2,半圓開口2的設計使得壓井液儲備區Ⅰ和洗井循環沉砂區Ⅱ的上部連通,便于液體介質的流通而沉砂則沉降在洗井循環沉砂區Ⅱ內底部。循環灌注計量罐還可以利用現場目前各井都有的13m3循環罐進行改造,改裝成三部分:如上所述的壓井液儲備區Ⅰ、洗井循環沉砂區Ⅱ和灌注返液計量區Ⅲ。其中洗井循環沉砂區Ⅱ:保持2m3的體積,可隨時進行清潔罐內沉砂的作用,上部與壓井液儲備區Ⅰ連通,實現不間斷循環洗井。壓井液儲備區Ⅰ:保持9m3的內容積,連接洗井循環系統,可隨時補充液體,亦可為灌注返液計量部分提供供液和回收返液的功能。灌注返液計量區Ⅲ:利用電潛泵通過導流管實現井內壓井液的灌注、亦可通過導流管把井內返出的壓井液進行單獨計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034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正打壓射孔防沉砂裝置
- 下一篇:用于實時探測鉆孔內溫度的鉆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