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圓柱面拋光的拋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02547.4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000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孫千里;沈鑫剛;范進楨;耿金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4B21/00 | 分類號: | B24B2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寧***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圓柱面 拋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床附件,尤其涉及一種圓柱面拋光的拋光裝置。
背景技術
拋光是指利用機械、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獲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機械拋光通常使用旋轉的機械設備輔以砂輪、布輪或者砂帶等介質對工件表面進行加工。當工件表面為圓柱面時,為避免拋光影響工件的圓度,需要將工件也一同旋轉,但是工件的旋轉速度如果與拋光機械的旋轉速度相同則拋光的效率會很低,甚至無法獲得拋光的效果。因此,需要使拋光機械與工件處于不同的旋轉速度,才能有效的實現圓柱面的拋光。現有技術中為解決上述問題,通常設置第二機械設備以驅動工件以與拋光機械不同的速度旋轉,但是這樣就需要額外的能源消耗和設備維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無需額外的能源即可實現圓柱面拋光的拋光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圓柱面拋光的拋光裝置,應用于車床,待拋光工件連接于所述車床的主軸上并隨所述主軸轉動,其中,包括:
可轉動的摩擦部件,所述摩擦部件的摩擦面貼合所述待拋光工件,用以隨所述待拋光工件轉動;
阻尼部件,連接于所述摩擦部件,用以降低所述摩擦部件的轉動速度,使所述摩擦部件與所述待拋光工件之間形成速度差。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摩擦部件為套設于設有至少一對導輪的支架上的環形的砂帶。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支架包括慣性導輪和張緊導輪,所述慣性導輪的質量大于所述張緊導輪。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阻尼部件連接于所述慣性導輪的輪軸上,用以對所述慣性導輪產生阻尼。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支架包括張緊支架,所述張緊導輪連接于所述張緊支架上,所述張緊支架通過伸縮結構調整伸出長度以張緊所述砂帶。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張緊導輪有3個。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所述伸縮結構為絲杠,所述絲杠一端連接一張緊螺母,并與所述張緊支架形成絲杠副。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至少兩個所述張緊導輪由所述砂帶的環內向外張緊所述砂帶。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至少一個所述張緊導輪由所述砂帶的環外向內壓緊所述砂帶。
通過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施,可以獲得以下技術效果:
1,無需額外的能源即可實現拋光介質與工件以不同的速度轉動;
2,通過質量較大的慣性導輪使砂帶運轉穩定;
3,結構簡單易于實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拋光裝置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拋光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說明,在與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無沖突的前提下,下文中提到的實施例以及實施例中的技術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圓柱面拋光的拋光裝置,應用于車床,待拋光工件(未于圖中示出)連接于車床的主軸上并隨主軸轉動,其中,包括:
可轉動的摩擦部件1,摩擦部件1的摩擦面貼合待拋光工件,用以隨待拋光工件轉動;摩擦部件1通過摩擦力以獲得轉動的能量,隨待拋光工件一同轉動。
阻尼部件2,連接于摩擦部件1,用以降低摩擦部件1的轉動速度,使摩擦部件1與待拋光工件之間形成速度差。
上述技術方案中,摩擦部件1的轉動能量來自待拋光工件的轉動,即從機床的主軸獲得能量,待拋光工件可通過卡盤或者頂針連接于機床的主軸上,而阻尼部件2則對摩擦部件1的轉動形成阻尼,使摩擦部件1無法與待拋光工件以相等的速度轉動,從而實現拋光的效果。其中的摩擦部件1可由多種選擇,如砂帶、砂輪、布輪、羊毛輪等。而阻尼部件2的選擇可根據摩擦部件1的不同而變化,如使用輪形的摩擦部件1時,阻尼部件2可采用限制輪軸轉動的阻尼塊。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摩擦部件1為套設于設有至少一對導輪的支架10上的環形的砂帶11。導輪用以張緊并使環形的砂帶11旋轉。在此實施方式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支架可包括慣性導輪12和張緊導輪13,慣性導輪12的質量大于張緊導輪13。慣性導輪12的質量較大,可使砂帶11的轉動平穩,從而保證拋光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阻尼部件2可連接于慣性導輪12的輪軸上,用以對慣性導輪12產生阻尼。當阻尼部件2對慣性導輪12產生阻尼時,可降低慣性導輪12的旋轉速度,從而使砂帶11的轉動速度下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未經寧波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0254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發電機測試系統
- 下一篇:絕緣子帶電檢測系統及絕緣子帶電檢測儀、手持接收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