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手部浸泡治療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20802360.4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405066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2-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范斌;李斌;徐文彬;王一飛;李福倫;迮侃;李欣;張春雁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
| 主分類號: | A61M37/00 | 分類號: | 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許亦琳;余明偉 |
| 地址: | 200437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浸泡 治療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手部浸泡治療袋。
背景技術
手部浸泡治療,因藥物能直接作用于患處的優(yōu)點,是皮膚科最常用的治療手段,適用于手癬,濕疹,皮炎,凍瘡等多種皮膚病。但在浸泡治療中,目前通常采用暴露敞開的的容器浸泡治療,往往會因容器原因,造成外治藥物的過度浪費增加醫(yī)療費用,同時某些藥物有特殊刺鼻的異味散發(fā)在空氣中,對患者及周圍人群帶來不便,特別是部分具有一定刺激和毒性的藥物,會因操作不當接觸到其他正常部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手部浸泡治療過程中,應充分使藥物作用于患部,所以治療容器過大,會造成藥物不必要的浪費,增加患者的醫(yī)療費用。容器太小,藥物不能充分作用于患部,達不到治療效果。此外目前的治療容器多以敞開治療的方式,使某些具有刺鼻異味的氣體揮發(fā),如治療手癬的冰醋酸,其刺鼻的異味會導致患者和周圍的人群感到不適,影響治療效果。甚者某些具有毒性的藥物會因操作不當,接觸到正常皮膚,帶來損傷刺激,為此開發(fā)一種安全有效的浸泡治療器械,成為急需解決的臨床問題。
目前國內沒有類似可供手部浸泡治療器械,即無法在封閉環(huán)境中浸泡治療,這樣治療中浪費了大量藥物,增加患者的醫(yī)療費用,在某些具有刺激異味藥物治療時,氣體揮發(fā)對患者和周圍人群帶來影響。如果接觸到具有毒性的治療藥物,甚至導致?lián)p傷刺激,造成嚴重后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手部浸泡治療袋,并具有安全、密封、無污染、方便實用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一種手部浸泡治療袋,為一個手形儲液袋;
所述手形儲液袋的背面設有注液孔;
所述手形儲液袋的開口處設有用于與腕部皮膚貼合密封的橡皮圈;
所述橡皮圈的外表面上設有用于包扎所述橡皮圈從而使橡皮圈與腕部皮膚進一步貼合密封的束縛帶。
所述注液孔上設有密封塞。
所述束縛帶為尼龍搭扣束縛帶。
所述手形儲液袋的手掌部位連接有5個手指。
所述橡皮圈的寬度至少為1cm。
使用時,拔掉注液孔上的密封塞,將需要治療的手從開口處伸入所述儲液袋內,然后扣緊尼龍搭扣束縛帶,使橡皮圈與腕部緊密貼合;然后從注液孔處注入治療液,充滿后塞上密封塞。
本實用新型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可供手部浸泡治療器械的技術要點,采用尼龍束縛帶以及具有彈性松緊的橡皮圈封閉,保證了藥物治療的密封度,對減少藥物使用量和避免刺激異味的揮發(fā)有了明顯改善,并且避免了如果接觸到具有毒性的治療藥物,導致?lián)p傷刺激帶來嚴重后果。并且本實用新型攜帶方便,易于推廣普及。
附圖說明
圖1一種手部浸泡治療袋
附圖標注:
1、橡皮圈;
2、尼龍搭扣束縛帶;
3、手掌部位;
4、注液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且,除非另有說明,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的情況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疇。
一種手部浸泡治療袋,如圖1所示,為一個手形儲液袋;
所述手形儲液袋的背面設有注液孔4;
所述手形儲液袋的開口處設有用于與腕部皮膚貼合密封的橡皮圈1;
所述橡皮圈1的外表面上設有用于包扎所述橡皮圈1從而使橡皮圈1與腕部皮膚進一步貼合密封的束縛帶2。
所述注液孔4上設有密封塞。
所述束縛帶2為尼龍搭扣束縛帶。
所述手形儲液袋的手掌部位3連接有5個手指。
所述橡皮圈1的寬度至少為1cm。
使用時,拔掉注液孔4上的密封塞,將需要治療的手從開口處伸入所述儲液袋內,然后扣緊尼龍搭扣束縛帶,使橡皮圈1與腕部緊密貼合;然后從注液孔4處注入治療液,充滿后塞上密封塞。
本實用新型在設計中充分考慮了可供手部浸泡治療器械的技術要點,采用尼龍束縛帶以及具有彈性松緊的橡皮圈1封閉,保證了藥物治療的密封度,對減少藥物使用量和避免刺激異味的揮發(fā)有了明顯改善,并且避免了如果接觸到具有毒性的治療藥物,導致?lián)p傷刺激帶來嚴重后果。并且本實用新型攜帶方便,易于推廣普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未經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023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