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葉式風力發電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801198.4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70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許萬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許萬哲 |
| 主分類號: | F03D1/02 | 分類號: | F03D1/02;F03D9/00;F03D7/04;F03D11/02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許宗富;白振宇 |
| 地址: | 韓國京畿***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葉式 風力 發電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電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能夠根據風向和風力強弱調節風翼角度的雙葉式風力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通過水力發電、火力發電、原子能發電等方式獲取電力,上述發電方式均需要建造大規模的發電設施,而且還要使用大量的諸如石油、煤炭等自然資源,在石油、煤炭等資源幾近枯竭的今天,人們需要更加環保節能并且結構簡單、容易實現的發電方式來替代上述發電方式。
常見的環保節能的發電方式有利用太陽能發電、潮汐發電、風力發電等多種形式,其中,最容易實現的就是利用風力發電。
風力發電是利用空氣所具有的流體力學特性,使風翼旋轉產生的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風力發電只要有適當的條件,即可在任何地方利用無公害無限制的風力生產電能,既環保又節約用地,適合大規模生產電力,也降低了生產成本,是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發電技術。
常見的風力發電裝置一般為利用風力推動風翼轉動,進而驅動發電機旋轉發電的螺旋槳式風力發電裝置,安裝簡單,不會產生廢棄物,但需要有龐大的圓筒形立柱支撐,因而占地較多,并且要由風翼帶動主軸旋轉,再由主軸帶動發電機發電,這使得風力發電裝置對風向和風力強弱的自我調節能力不夠靈活,因此在風力強的時候會給主軸以及與主軸相連的齒輪、發電機等帶來過大的負荷,常引發破壞性的故障,而且在強風作用下,迎著來風方向的前方風翼會向后方彎屈,常常觸碰到塔架引起設備損壞,需要經常修復,而且所述風力發電裝置通過主軸傳動旋轉力,為了達到增速的目的,常分階段利用齒輪裝置增速,因而具有齒輪結構復雜,負荷過重的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根據風向和風力強弱調節風翼角度的雙葉式風力發電裝置,能夠防止風翼、主軸、連接裝置等的損壞,發生強風時,也能防止風翼觸碰到塔架發生事故,結構簡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雙葉式風力發電裝置,包括塔架、機艙、前風葉、后風葉、第一旋轉軸、第二旋轉軸、第三旋轉軸、方向轉換機構、第一旋轉機構、第二旋轉機構、角度調節機構和發電機,其中前風葉包括均布設置的前方風翼,后風葉包括均布設置的后方風翼,所述前方風翼安裝在塔架迎著來風方向的一側,所述后方風翼安裝在塔架朝向去風方向的一側,機艙安裝在所述塔架上;第一旋轉軸、第二旋轉軸和方向轉換機構設置于所述機艙內,且所述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分別設置在所述方向轉換機構的兩側,第三旋轉軸和發電機設置于所述塔架內,且所述第三旋轉軸一端通過所述方向轉換機構分別與所述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相連,另一端與發電機相連;所述第一旋轉機構包括前輪轂,所述第二旋轉機構包括后輪轂,所述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遠離所述方向轉換機構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旋轉機構的前輪轂以及所述第二旋轉機構的后輪轂相連,所述前方風翼安裝在所述第一旋轉機構上,所述后方風翼安裝在所述第二旋轉機構上;在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之間設有角度調節機構,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安裝在第三旋轉軸與所述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相連一端的端面上,角度調節機構分別通過穿過所述第一旋轉軸的第一移動軸、以及穿過所述第二旋轉軸的第二移動軸與第一旋轉機構和第二旋轉機構相連;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小齒輪、第一齒條、第二齒條和旋轉電機,所述旋轉電機與小齒輪連接,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分別與所述小齒輪嚙合,且所述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遠離所述小齒輪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相連。
所述方向轉換機構包括與所述第一旋轉軸相連的第一傘齒輪,與所述第二旋轉軸相連的第二傘齒輪,以及與所第三旋轉軸遠離發電機的一端相連的第三傘齒輪,所述第一傘齒輪和第二傘齒輪分別與第三傘齒輪相嚙合。
所述角度調節機構包括基座、齒輪箱和導向副件,所述角度調節機構通過基座安裝在所述第三旋轉軸的端面上,齒輪箱設置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齒輪箱下端設有連接軸,所述齒輪箱的連接軸通過軸承支承安裝在所述基座內,導向副件設置于所述齒輪箱內,所述導向副件包括分別安裝在所述第一齒條和第二齒條上的導軌和安裝在齒輪箱上的導槽,所述導軌設置在所述導槽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許萬哲,未經許萬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80119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