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調整套筒自適應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9823.6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661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30 |
| 發明(設計)人: | 林巨廣;楊連華;李貴明;吳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9/00 | 分類號: | B23P19/00;B23P19/1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 地址: | 23005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整 套筒 自適應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調整套筒自適應機構,更具體地說尤其是一種應用在主減速器裝配線上,用于在線調整主減速器中主被齒間隙的調整套筒機構。
背景技術
主減總成是汽車傳動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汽車變速箱輸出軸的轉動通過一對錐齒輪轉化為半軸與車輪的轉動,主減總成中有一對錐齒輪、差速器及相應的支撐軸承,能對傳動軸傳遞過來的運動進行減速增扭并對兩邊車輪起到差速的作用。主減總成的疲勞強度很大程度決定了車輛的傳動和承載能力及在各種路況下行駛的安全穩定性。進行主減總成的相關檢測,其各項指標成為了主減總成是否合格出廠的關鍵因素,這其中關鍵指標之一是主被齒間隙。
裝配線中主被齒間隙的檢測與調整是影響整個裝配線節拍的核心問題,現有技術中的人工調整方式使得整機完成一個工位的節拍時間過長,繼而拖累了整個自動化生產裝配線的整體節拍,進而嚴重影響生產化過程中的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是為避免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動作可靠,能夠高效地調整不同品種的主減中的花螺母的調整套筒自適應機構,以期應用于各種型號主減速器的主被齒間隙的測量。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調整套筒自適應機構的結構特點是:平行設置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在所述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之間設置由傳動鏈和傳動鏈輪構成的鏈傳動結構,設置手動扳手與第一傳動軸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傳動軸的軸端設置有軸肩,并在軸肩上形成有用于傳動力矩的軸向豁口;調整套筒的尾部設置為與所述豁口相配合的軸向凸臺,以所述軸向凸臺與所述第二傳動軸中軸肩上的軸向豁口相配合,并以螺栓固定連接,實現力矩傳遞。
本實用新型調整套筒自適應機構的特點也在于:
所述調整套筒采用八鍵均布的內花螺母。
所述鏈傳動結構裝配在機殼中,所述機殼通過支架設置在一對平行軌道上,所述軌道與第二傳動軸平行設置。
與已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體現在: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動作可靠,能夠高效地調整不同品種的主減中的花螺母。
2、本實用新型針對不同品種相應更換調整套筒,能夠應用于各種不同型號的主減速器的主被齒間隙的測量;能快速便捷地實現半自動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并降低了對勞動者的操作技能的要求。
3、在整機設計中,由于空間的限制使得采用單軸傳動的結構形式無法滿足現場配置的要求;從人際工程學來看,操作者對于單軸傳動結構的操作并不十分方便;本實用新型平行設置第一傳動軸和第二傳動軸,并以鏈傳動結構實現軸間的動力傳遞,有效解決了這些問題,并且結構簡單、經濟實用。
4、本實用新型通過支架設置在平行軌道上,使整機結構緊湊、布局合理,極大地方便了在線操作;采用手動調整,其過程靈活方便,能準確調整所需力矩。
5、本實用新型中第二傳動軸與調整套筒之間的連接結構定位準確,連接牢固,更換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傳動軸結構示意圖;圖2a為圖2的右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調整套筒結構示意圖;圖3a為圖3的縱剖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裝配示意圖;
圖中標號:1手動扳手,2第一傳動軸,3鏈傳動結構,4第二傳動軸,4a軸肩,4b軸向豁口,5調整套筒,5a軸向凸臺,6花螺母,7機殼,8直線導軌,9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和圖2a,本實施例中調整套筒自適應機構的結構形式是:平行設置第一傳動軸2和第二傳動軸4,在第一傳動軸2和第二傳動軸4之間設置由傳動鏈和傳動鏈輪構成的鏈傳動結構3,設置手動扳手1與第一傳動軸2固定連接,在第二傳動軸4的軸端設置有軸肩4a,并在軸肩4a上形成有用于傳動力矩的軸向豁口4b;調整套筒5的尾部設置為與豁口4b相配合的軸向凸臺5a,以軸向凸臺5a與第二傳動軸中軸肩4a上的軸向豁口4b相配合,并以螺栓6固定連接,實現力矩傳遞。
如圖3和圖3a所示,本實施例中調整套筒5采用八鍵均布的內花螺母結構,即矩形花鍵,能夠高效地調整不同品種的主減中的花螺母6,應用于各種型號主減速器的主被齒間隙的測量。
參見圖4,本實施例中,鏈傳動結構3裝配在機殼7中,機殼7通過支架9設置在一對平行軌道8上,軌道8與第二傳動軸4平行設置,以此與生產線上其它裝備構成整體設備。使整機結構緊湊、布局合理,極大地方便了在線操作,采用手動調整,其過程靈活方便,能準確調整所需力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未經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982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