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多軸向經編織物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9126.0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838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廖家輝;劉琴燕;周亞芬;朱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天常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4B21/14 | 分類號: | D04B21/1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諾創信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王美華 |
| 地址: | 213145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軸向 編織物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合材料經編織物,尤其涉及一種多軸向經編織物。
背景技術
高強度玻璃纖維織物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風力發電、汽車、游輪制造、石油管道等行業。其與樹脂搭配可做成高強度的玻璃鋼,該玻璃鋼相比鋼鐵的特點是:強度更高,重量更輕,耐腐蝕性更好。
在風力發電中,玻璃纖維織物是風力發電葉片制造中用量最大最關鍵的原料,其主要用于兆瓦級風力發電機組,如:1MW、1.5MW、2MW等葉片。
由于葉片生產工藝要求,故玻璃纖維織物有單軸向、與多軸向等幾個系列產品一起搭配完成葉片所需強度。而現有的雙軸向玻璃纖維復合材料織物如舊產品EKB800(復合材料代號有EKT、EKB、EKU、EKQ和UD,其中,E指E玻璃纖維,k指經編織物,B指雙層,T指三層,Q指四層,L指單軸向。隨著時代的發展,客戶對玻璃纖維織物的要求也越多,質量要求也越嚴格。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滿足客戶需求,提高玻璃纖維織物的性能,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多軸向經編織物。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軸向經編織物,經編織物包括正45度玻璃纖維網紗構成第一紗層、負45度玻璃纖維網紗構成第二紗層以及將第一和第二紗層捆綁為一體的捆綁紗,所述的捆綁紗在經編織物表面呈間隔均勻的經向分布,其間隔的距離以每英寸中分布有7根捆綁紗為準。
為了符合標準,所述經編織物每平米上的捆綁紗不超過8g。
為了保證耐磨性,所述捆綁紗采用滌綸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多軸向經編織物,每英寸內分布有間隔均勻的7根經向捆綁紗,比現有的增加了一根,可以增加織物的硬度,進一步滿足客戶需求,在生產制作的真空灌注工藝中對溶液的吸收較快,同時由于織物硬度增加,生產可操作性明顯改善,縮短了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經編織物,11、捆綁紗。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經編織物1包括正45度玻璃纖維網紗構成第一紗層、負45度玻璃纖維網紗構成第二紗層以及將第一和第二紗層捆綁為一體的捆綁紗11,所述的捆綁紗11在經編織物1表面呈間隔均勻的經向分布,其間隔的距離以每英寸中分布有7根捆綁紗11為準。
由于經編織物1每平米上的捆綁紗11不能超過8g,因此7根捆綁紗11,已是最大限度,如圖中所示,L表示1英寸即25.4mm。捆綁紗11采用滌綸絲。本實用新型的多軸向經編織物,每英寸內分布有間隔均勻的7根經向捆綁紗,比現有的增加了一根,可以增加織物的硬度和強度,進一步滿足客戶需求,在生產制作的真空灌注工藝中對溶液的吸收較快,同時由于織物硬度增加,生產可操作性明顯改善,縮短了生產時間,提高生產效率,節約成本。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天常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天常復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91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送料裝置的調整結構
- 下一篇:一種汽車內飾透氣天窗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