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養魚池排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7650.4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908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14 |
| 發明(設計)人: | 林經師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國風(福建)水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0 | 分類號: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林捷華 |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福州市鼓樓***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養魚池 排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水產養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養魚池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工廠化水產養殖池,尤其是魚類養殖池,每天均需對水體進行更新,以提高水體的含氧量,并排放魚類排泄物和餌料殘渣,以免污染水體,引起魚病發生。為此,池體的排水口往往設在低位的池底,無需能耗即可達到排放的目的。排放時,為了防止魚類逃出,往往在排水口處設有防逃網,視養殖魚體的大小,更換不同網眼的防逃網,尤其是養殖小魚的池體,排水口的防逃網網眼非常小,排放時極易被堵住,導致排放不暢或者堵死。究其原因,傳統排水口的防逃網均直接覆蓋在排水口處,呈水平放置,沉積物會不斷疊加在上面,最終出現堵死現象。如何改善現有技術上的不足,提供一種排放順暢的濾筒,即成為本實用新型研究的對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防逃網成垂直設置在池底排水口上的養魚池排水裝置。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養魚池排水裝置,包括池體底部的排水口和防逃網,其特征是防逃網成筒狀結構,垂直套設在排水口處。
所述排水口外設有雙層防逃網,內層防逃網直徑小,網眼大;外層防逃網直徑大,網眼小。
所述排水口外圍圓周的池體底部上分別焊接有三至四根固定桿,固定桿上端部設有孔眼;所述的外層防逃網套設在所述復數根固定桿的外鍘,上部固定在固定桿孔眼上。
本實用新型采用垂直設置的筒狀防逃網,可有效避免排泄物堵住排水口的缺陷,而且擴大防逃網過濾水的面積,即使排泄物堵網眼,也會至下而上層層疊加,而防逃網始終保持上部空間的暢通,保證水體交換順利進行;另外,針對小魚體的排水,還可采用雙層防逃網,尤其是外層防逃網的直徑較大,彌補外層防逃網小網眼導致的節流,達到進出水的平衡。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具體圖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圖1養魚池立體示意圖
圖2養魚池立體分解示意圖
其中
1—池體?????????2—排水口??3—防逃網??31—內層防逃網
32—外層防逃網??4—固定桿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2,養魚池的立體圖,該排水裝置,包括池體1底部的排水口2和防逃網3,該防逃網2成筒狀結構,垂直套設在排水口2處,本圖例中設有雙層防逃網2,包括內層防逃網31和外層防逃網32,兩者獨立安裝在池底部;內層防逃網31直徑小,網眼大;外層防逃網32直徑大,網眼小。
養殖較大的魚兒時,只需內層防逃網31即可,其直徑小,讓出更多的養殖空間,而較大的網眼,能排放池中的所有排泄和餌料殘渣,也不存在堵孔問題;當養殖較小魚兒時,如鰻魚苗,即需加設外層防逃網32,外層防逃網32網眼小,排水阻力大;而且,防止魚苗逃出時,同時也會將排泄物等擋在網眼處,產生堵住或節流現象,為此,需將外層防逃網32的筒徑做的更大,增加過濾水的面積,以此來達到進出水的平衡。
內層防逃網31可直接套設在排水口2,形成固定關系,而外層防逃網32,即需借助如下結構來固定,也即在排水口2外圍圓周的池體底部上分別焊接有三至四根固定桿4,固定桿4上端部設有孔眼;外層防逃網32套設在所述復數根固定桿4的外鍘,上部固定在固定桿4的孔眼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國風(福建)水產有限公司,未經南國風(福建)水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765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切魚生產線
- 下一篇:一種適用于動物的妊娠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