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飛機襟翼/縫翼收放試驗高位擺梁隨動加載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7416.1 | 申請日: | 2013-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1611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建國;司冀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B64F5/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65***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飛機 襟翼 縫翼收放 試驗 高位 擺梁隨動 加載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隨動加載機構,特別是涉及一種飛機襟翼/縫翼收放試驗高位擺梁隨動加載機構。
背景技術
飛機襟翼/縫翼收放試驗隨動加載機構是進行襟翼/縫翼收放試驗隨動加載的基礎,是進行試驗設計需要首先考慮和解決的問題;實際中,襟翼/縫翼安裝支撐平臺和襟翼/縫翼收放角度較大時,致使低位空間非常有限且運動干涉問題難以處理,多自由度平臺和低位旋轉擺架難以解決這些問題。
授權公告號CN202083541U的實用新型專利“一種飛機襟翼試驗隨動加載結構”,提出了加載作動器兩端雙滑車結構,分別用兩個位移作動器控制導向軌道上的兩個滑車來實現加載作動筒的定位和載荷方向,該實用新型專利的結構設計、加工復雜,且只能在低位使用,對于低位空間有限的襟翼/縫翼收放試驗難以使用。
實用新型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飛機襟翼/縫翼收放試驗高位擺梁隨動加載機構,解決襟翼/縫翼低位空間有限的問題,解決襟翼/縫翼收放與低位隨動加載機構的運動干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飛機襟翼/縫翼收放試驗高位擺梁隨動加載機構,其包括高位擺梁、位移作動筒、載荷作動筒、支撐立柱,其中,位移作動筒尾部鉸接在支撐立柱上,位移作動筒頭部與高位擺梁鉸連,高位擺梁上端與支撐立柱鉸連、下端與載荷作動筒尾部鉸連,載荷作動筒頭部與鋼絲繩連接,鋼絲繩通過杠桿和膠布帶與翼面連接。
支撐立柱通過立柱斜撐9和固定底座10固定。
當加載點運動軌跡在一個鉛直平面上,高位擺梁隨動加載機構的高位擺梁、位移作動筒、載荷作動筒、擺梁和支撐立柱處于在該鉛直平面內。
當加載點運動軌跡不在一個鉛直平面上,作一個軌跡中位或基本中位鉛直面,高位擺梁隨動加載機構的高位擺梁、位移作動筒、載荷作動筒、擺梁和支撐立柱處在該中位鉛直平面內。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對于襟翼/縫翼每個加載點,由一個位移作動筒推動擺梁作旋轉運動以跟隨襟翼/縫翼的收放運動,由一個載荷作動筒實現對加載點的動態加載;由于運動部件擺梁在高位,能避免襟翼/縫翼收放運動與運動機構干涉問題,并且能回避襟翼/縫翼及其支撐臺架造成低位空間有限導致試驗設計困難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1中:1-高位擺梁;2-位移作動筒;3-載荷作動筒;4-擺梁旋轉鉸鏈;5-載荷作動筒尾部耳片連接鉸鏈;6-位移作動筒頭部耳片連接鉸鏈;7-位移作動筒尾部耳片連接鉸鏈;8-支撐立柱;9-立柱斜撐10-立柱固定底座;11-襟翼或縫翼;12-膠布帶;13-連接杠桿,實現載荷分布。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對本實用新型方案具體實施進行敘述。
根據襟翼/縫翼收放所占用的空間、支撐臺架占用空間、襟翼/縫翼收放角度等因素,立柱安放位置,設計高位擺梁隨動加載機構的各種組成部件。
高位擺梁隨動加載機構主要由高位擺梁1;2-位移作動筒2;3-載荷作動筒3;4-擺梁旋轉鉸鏈4;載荷作動筒尾部耳片連接鉸鏈5;位移作動筒頭部耳片連接鉸鏈6;位移作動筒尾部耳片連接鉸鏈7;支撐立柱8;立柱斜撐9、立柱固定底座10組成;其它為襟翼/縫翼11、膠布帶12、杠桿13。
鉸鏈為單耳和雙耳連接方式,所有單耳采用單耳球角結構。
將高位擺梁隨動加載機構的高位擺梁1、位移作動筒2、載荷作動筒3、擺梁和支撐立柱8等安裝在其工作平面內。工作平面是這樣確定的:如襟翼/縫翼加載點的運動軌跡(空載時)在一個鉛直平面內,將該平面作為工作平面;如加載點運動軌跡不在一個鉛直平面上,作一個軌跡中位或基本中位鉛直面,將其作工作平面。
高位擺梁隨動加載機構工作原理:由感測器測量襟翼/縫翼收放角度β,采用MTS/MOOG多通道協調加載控制系統對位移作動筒和載荷作動筒進行閉環控制,控制率為位移作動筒行程“角度-位移”譜和載荷作動筒載荷“角度-載荷”譜,自變量是襟翼/縫翼收放角度;襟翼/縫翼收放時,位移作動筒2推動擺梁1繞鉸鏈4轉動,使得載荷作動筒3的載荷作用線垂直于加載點而實現動態加載。
為了不占用襟翼/縫翼下方和低位附近的空間,將隨動加載機構的運動部件即擺梁置于襟翼/縫翼的上方,并用鉸鏈與支撐立柱連接,用一個位移作動筒推動擺梁轉動,實現隨襟翼/縫翼收放的隨動跟蹤,用一個載荷作動筒進行加載,具體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未經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741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