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開模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7308.4 | 申請日: | 2013-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70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鍾開沐 | 申請(專利權)人: | 磊登自動控制有限公司;永勝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33/22 | 分類號: | B29C33/22;B29C39/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黃超;周春發 |
| 地址: | 中國臺灣桃***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一種開模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在脫模過程中,能夠以相對平穩的速度循序增加模具的上、下模件撐開,提高脫模成功率避免產品損害的開模裝置。
背景技術
已知可透過于模具的孔腔內澆鑄單體和溶劑的混合物的方式,制造具有高精密度、保真度及再現性且低成本的水凝膠產品,類似以水凝膠為底的軟性產品,于制作時將單體與溶劑的混合物放置于一個提供孔腔的模具中,該孔腔的輪廓為該最終所需產品的輪廓。隨后該單體和溶劑的混合物遭遇各種物理狀況,以造成該單體或各單體聚合化,藉此產生一個聚合物與溶劑的混合物,而其形狀為該產品最終的形狀。
再者,此等以水凝膠為底的軟性產品的有益物理特性,通常存在著制造上的一些問題;例如,該單體與溶劑的混合物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始能定型,因此在該單體與溶劑的混合物放置于模具的孔腔之后,最好在模具對應蓋合的上、下模件之間填注接合柱,由接合柱限制上、下模件位移,以獲得正確的產品。
相對的,當產品脫模時,其連接于上、下模件之間的接合柱,亦會對上、下模件的脫模動作形成阻礙,在產品的脫模過程中,柔軟的產品可能因移除上、下模件所使用的力而遭損害,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在上、下模件的脫模過程中,有效率地移除接合柱所產生的限制,一直是業界所極欲解決的課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即在提供一種在脫模過程中,能夠以相對平穩的速度循序增加模具的上、下模件撐開,提高脫模成功率避免產品損害的開模裝置。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手段如下所述。
本實用新型的開模裝置,具有兩個相對朝向模具往復位移的滑塊;其中,各滑塊在其對應于模具的一側邊沿形成有一厚度朝內側方向漸增的楔部,且在楔部處設至少一凹座,各凹座在其對應于模具的一側面呈開放狀,且各凹座的底部設有一刀板。
利用上述結構特征,本實用新型的開模裝置,于使用時,由兩個相對設于模具兩側的滑塊同步朝向模具位移,由兩個滑塊的楔部首先與模具接觸,且利用楔部的前沿伸入模具的上、下模件之間,當兩個滑塊持續朝模具方向位移時,即可在楔部的作用下,令上、下模件逐漸脫離,以及可由刀板配合將上、下模件之間的接合柱截斷,使完全移除接合柱對上、下模件的限制。俾能夠以相對平穩的速度循序增加模具的上、下模件撐開,提高脫模成功率避免產品損害。
依據上述結構特征,所述各滑塊在其各刀板前沿設有一半圓狀的凹口。
依據上述結構特征,所述各滑塊在其各凹座設有至少一朝滑塊內側延伸配置的溝槽。
依據上述結構特征,所述各滑塊在其各凹座設有至少一朝滑塊內側延伸配置的溝槽;以及,各滑塊在其各刀板前沿設有一半圓狀的凹口。
所述各滑塊的底部呈平面狀。
所述各滑塊上預設有復數裝配孔。
具體而言,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開模裝置所產生的有益效果:能夠以相對平穩的速度循序增加模具的上、下模件撐開,提高脫模成功率避免產品損害,因此尤適合應用于需要較長的反應時間始能定型,以及質地柔軟的模塑產品的脫模作業,以相對更為積極、可靠的手段確保商品的模塑質量及產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開模裝置使用配置參考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應用的模具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滑塊的外觀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開模裝置動作狀態示意圖。
圖號說明:
1產品
10模具
11上模件
12下模件
13孔腔
14接合柱
20滑塊
21楔部
22凹座
23刀板
24裝配孔
25凹口
26溝槽。
具體實施方式
圖1本實用新型的開模裝置使用配置參考圖、圖2本實用新型所應用的模具局部放大示意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開模裝置,具有兩個相對朝向模具10往復位移的滑塊20;在本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開模裝置所應用的模具10由垂直蓋合的一上模件11及一下模件12所構成,由上、下模件11、12對應蓋合構成至少一用以成型軟性產品的孔腔13,且于上、下模件11、12之間設有復數垂直連接于上、下模件11、12的間的接合柱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磊登自動控制有限公司;永勝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磊登自動控制有限公司;永勝光學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73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核電站規程數字化轉化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顯示控制方法和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