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油電靜液復合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5429.5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06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孫保群;曲凱寧;陶曉敏;胡松華;陶城;周坤鵬;汪韶杰;彭建剛;夏光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K6/42 | 分類號: | B60K6/42;B60K6/36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貞 |
| 地址: | 230009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電靜液 復合 混合 動力 傳動系統 | ||
1.一種油電靜液復合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發動機(E)、減振器(1)、動力分配器(PD)、機械傳動模塊(MT)、液壓傳動模塊(HT)和電動傳動模塊(ET);
所述發動機(E)為汽油發動機或柴油發動機或液化石油氣或液化天然氣或其它燃料發動機,發動機(E)的曲軸一端與所述減振器(1)的輸入端固定連接;減振器(1)的輸出端固定連接著動力分配器(PD)的分配器輸入軸(2)的一端;
所述動力分配器(PD)是一個NGW型行星齒輪機構,包括分配器輸入軸(2)、太陽輪(3)、行星架(4)、內齒圈(5)和兩個以上的行星輪;所述分配器輸入軸(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著行星架(4);所述太陽輪(3)固定設于中心軸(9)的一端;所述內齒圈(5)固定設于內齒圈套筒軸(7)的一端,中心軸(9)穿過內齒圈套筒軸(7);所述兩個以上的行星輪均布在太陽輪(3)與內齒圈(5)之間,并同時與太陽輪(3)和內齒圈(5)嚙合;
所述機械傳動模塊(MT)包括系統殼體(KT)、套筒軸同步器(6)、內齒圈套筒軸(7)、套筒軸(8)、中心軸(9)、動力耦合軸(13)、主減速軸(16)、主減速從動齒輪(17)和差速器(19);所述內齒圈套筒軸(7)上滑動設有套筒軸同步器(6),套筒軸同步器(6)位于系統殼體(KT)和套筒軸(8)的一端之間;當套筒軸同步器(6)處于左位時可將內齒圈套筒軸(7)和內齒圈(5)鎖定在系統殼體(KT)上,當套筒軸同步器(6)處于右位時可將內齒圈套筒軸(7)與套筒軸(8)鎖定為一體,當套筒軸同步器(6)處于中位時則不鎖定任何零部件;所述套筒軸(8)上依次滑套設有前進擋主動齒輪(10)、滑動設有換向同步器(12)和滑套設有倒擋主動齒輪(11);所述前進擋主動齒輪(10)與前進擋從動齒輪(14)常嚙合,所述倒擋主動齒輪(11)與倒擋從動齒輪(18)常嚙合;所述換向同步器(12)處于左位時將前進擋主動齒輪(10)鎖定在套筒軸(8)上,換向同步器(12)處于右位時將倒擋主動齒輪(11)鎖定在套筒軸(8)上,換向同步器(12)處于中位時則不鎖定任何零部件;所述中心軸(9)的另一端固定連接著液壓泵(HP)的轉子軸的一端;所述動力耦合軸(13)的一端固定連接著電動機(M)的轉子軸,另一端固定連接著液壓馬達(HM)的轉子軸,所述前進擋從動齒輪(14)固定設于電動機(M)與液壓馬達(HM)之間的動力耦合軸(13)上,所述前進擋從動齒輪(14)同時與主減速主動齒輪(15)常嚙合;所述主減速軸(16)上分別固定設有主減速主動齒輪(15)和倒擋從動齒輪(18),所述主減速主動齒輪(15)與主減速從動齒輪(17)常嚙合;所述主減速從動齒輪(17)固定設于差速器(19)的殼體上;
所述液壓傳動模塊(HT)包括液壓泵(HP)、液壓馬達(HM)、換向閥(V1)、滑閥(V2)、油槽(HTK)和液壓泵延長軸(20);所述液壓泵(HP)的進油口(I)連通著第一油管(301)的一端,第一油管(301)的另一端連通著油槽(HTK),液壓泵(HP)的排油口(O)連通第二油管(302)的一端,第二油管(302)的另一端連通著所述滑閥(V2)的進油口(P);液壓泵(HP)的轉子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著液壓泵延長軸(20)的一端,液壓泵延長軸(20)的另一端固定連接著發電機(G)的轉子軸;所述液壓馬達(HM)的第一油口(a)連通著第四油管(304)的一端,第四油管(304)的另一端連通著所述換向閥(V1)的第一油口(A),液壓馬達(HM)的第二油口(b)連通著第三油管(303)的一端,第三油管(303)的另一端連通著換向閥(V1)的第二油口(B);所述換向閥(V1)為2位4通滑閥,其進油口(P)連通著第五油管(305)的一端、第五油管(305)的另一端連通著滑閥(V2)的出油口(O),換向閥(V1)的泄油口(T)連通著第六油管(306)的一端、第六油管(306)的另一端同時連通著所述滑閥(V2)的泄油口(T)和油槽(HTK),當換向閥(V1)處于左位時其進油口(P)連通第一油口(A)、第二油口(B)連通泄油口(T),當換向閥(V1)處于右位時其進油口(P)連通第二油口(B)、第一油口(A)連通泄油口(T);所述滑閥(V2)為3位3通滑閥,當其處于左位時進油口(P)連通泄油口(T)、出油口(O)截止,當其處于中位時進油口(P)連通出油口(O)、泄油口(T)截止,當其處于右位時進油口(P)、泄油口(T)和出油口(O)同時截止;
所述電動傳動模塊(ET)包括發電機(G)、電動機(M)、動力電池組(B)、第一組合開關(K1)、第二組合開關(K2)和第三組合開關(K3);所述發電機(G)連接著第一電纜(201)的一端、第一電纜(201)的另一端同時連接著所述第一組合開關(K1)的第一接線端子排(C1)和第三組合開關(K3)的第一接線端子排(C3),驅動發電機(G)的轉子軸旋轉可使其發電并對外輸出電能,對發電機(G)正向供電時其轉子軸正向旋轉并對外輸出動力,對發電機(G)反向供電時其轉子軸反向旋轉并對外輸出動力;所述電動機(M)連接著第二電纜(202)的一端、第二電纜(202)的另一端同時連接著第二組合開關(K2)的第二接線端子排(D2)和第三組合開關(K3)的第二接線端子排(D3),對電動機(M)正向供電時,其轉子軸正向旋轉并對外輸出動力,對電動機(M)反向供電時,其轉子軸反向旋轉并對外輸出動力,驅動電動機(M)的轉子軸旋轉可使其發電并對外輸出電能;所述動力電池組(B)連接著第三電纜(203)的一端,第三電纜(203)的另一端同時連接著第一組合開關(K1)的第二接線端子排(D1)和第二組合開關(K2)的第一接線端子排(C2);所述第一組合開關(K1)閉合時使第一電纜(201)與第三電纜(203)連接,第一組合開關(K1)關斷時使第一電纜(201)與第三電纜(203)斷開;所述第二組合開關(K2)閉合時使第二電纜(202)與第三電纜(203)連接,第二組合開關(K2)關斷時使第二電纜(202)與第三電纜(203)斷開;所述第三組合開關(K3)閉合時使第一電纜(201)與第二電纜(202)連接、第三組合開關(K3)關斷時使第一電纜(201)與第二電纜(202)斷開;
所述油電靜壓復合的混合動力傳動系統可實現車輛的油電靜壓復合的混合動力傳動模式和在此模式下實現車輛無級變速,并可在此傳動模式下直接轉換為機械-液壓分流/并流傳動模式、油電混合動力傳動模式、發動機-機械動力傳動模式并實現車輛相應傳動模式下的無級變速,以及轉換為電動機-機械動力傳動模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542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B60K 車輛動力裝置或傳動裝置的布置或安裝;兩個以上不同的原動機的布置或安裝;輔助驅動裝置;車輛用儀表或儀表板;與車輛動力裝置的冷卻、進氣、排氣或燃料供給結合的布置
B60K6-00 用于共用或通用動力裝置的多個不同原動機的布置或安裝,例如具有電動機和內燃機的混合動力系統
B60K6-08 . 包括燃機以及機械或流體能量儲存裝置的原動機
B60K6-20 . 包括電動機和內燃機的原動機,例如HEVs
B60K6-22 ..以專門適用于HEVs的設備、部件或裝置為特征的
B60K6-42 ..以混合電動車輛的體系結構為特征的
B60K6-50 ..以傳動單元的類型或布置為特征的動力傳動系統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