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薄片產品自動化量產功能機構的塑膠成型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4396.2 | 申請日: | 2013-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241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林宗男 | 申請(專利權)人: | 億瑪斯自動化精密工業(東莞)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38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一新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崔志泓 |
| 地址: | 523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薄片 產品 自動化 量產 功能 機構 塑膠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模具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薄片產品自動化量產功能機構的塑膠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現時,注塑成型模具一般包括母模、公模和頂出機構。母模和公模之間形成型腔,母模上開有與型腔相通的熱澆道,通過熱澆道往型腔注入熔融的注塑料從而成型產品。等產品冷卻后,開模并通過頂針機構將產品頂出。
然而,通過熱澆道注塑成型的產品出模后,與熱澆道相連部分斷開后呈粗糙不平狀,需要另外修剪,然后再進行打孔等后續工藝。工藝步驟繁瑣、成型產品精度低,質量欠佳,另外,一套注塑成型模具只成型一產品,生產效率低下。
因而,亟待一種省工序、成品質量高且能批量生產的薄片產品自動化量產功能機構的塑膠成型模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省工序、成品質量高且能批量生產的薄片產品自動化量產功能機構的塑膠成型模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薄片產品自動化量產功能機構的塑膠成型模具,包括依次相接合的母模板、母模仁墊板、母模仁、公模仁、至少一驅動裝置及切刀,所述驅動裝置設于所述母模板內,所述母模仁墊板對應所述驅動裝置設有板塊容納腔及與所述板塊容納腔相通的第一刀具通孔,所述板塊容納腔內依次安裝有切刀面板及切刀底板,所述板塊容納腔的高度大于所述切刀面板與切刀底板的厚度之和,所述切刀底板的外端面與所述驅動裝置的輸出端相抵接,所述切刀面板內設有貫穿自身的復位裝置容納腔孔,所述復位裝置容納腔孔內安裝有復位裝置,所述母模仁設有與所述第一刀具通孔相通的第二刀具通孔,所述母模仁與所述公模仁之間形成與所述第二刀具通孔相通的型腔,所述切刀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切刀面板上,所述切刀的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第一刀具通孔及第二刀具通孔伸向所述型腔,所述公模仁設有與所述型腔相接通且正對所述切刀的頂針孔,所述頂針孔內安裝有進料輥及頂針,所述進料輥開有進料孔,所述進料輥的一端與所述型腔的底部相接通,所述進料輥的另一端與所述頂針相接,所述公模仁還設有主澆道及潛澆道,所述潛澆道的一端與所述進料孔相接通,所述潛澆道的另一端與所述主澆道相接通。
所述母模仁內設有外母型芯和內母型芯,所述內母型芯插設于所述外母型芯內,所述第二刀具通孔開設于所述內母型芯中,所述公模仁內設有公型芯,所述頂針孔開設于所述公型芯中,所述外母型芯、內母型芯及公型芯之間形成所述型腔。
所述驅動裝置為油缸,所述母模板還設有與所述油缸相接通的進油孔。
所述復位裝置為復位彈簧,所述復位彈簧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復位裝置容納腔孔靠近所述切刀底板的一端,所述復位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板塊容納腔的底部相抵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薄片產品自動化量產功能機構的塑膠成型模具通過驅動裝置驅動切刀切出工藝孔,自動化程度高,同時,切刀將廢料頂出成型的產品,實現模內將澆道切斷,省去了后續的切邊工序,另外,一套模具內可同時加工多個產品,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薄片產品自動化量產功能機構的塑膠成型模具的剖視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億瑪斯自動化精密工業(東莞)有限公司,未經億瑪斯自動化精密工業(東莞)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43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