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軸向小尺寸移動摩擦扭矩加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1896.0 | 申請日: | 2013-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061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平;杜撼宇;林典;涂振鵬;鄧菱璐;劉寬;徐子培;江小舟;劉林;周喜成;李洋博;陳玉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3/00 | 分類號: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向 尺寸 移動 摩擦 扭矩 加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傳遞低轉速、小扭矩的軸向小尺寸移動摩擦扭矩加載裝置。
背景技術
通常,用測量儀器對旋轉軸機械的某些機械參數(如轉矩、轉速、功率)進行試驗測量時,被測量的參數變化值是由負載的變化而引起改變的。為旋轉軸施加扭矩負載的方式一般有輪轂摩擦剎帶式、電磁式、水力機械式等,但它們外形結構尺寸大、價格昂貴、安裝不方便且軸中心線對中性要求高。簡單的小型機械、小負載的機械參數試驗測試設備使用它們不方便,經濟上也不劃算。為此,本實用新型設計一種用于安裝精度不高的軸向小尺寸移動圓錐形摩擦扭矩加載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方便、簡單地給旋轉軸機械設備施加扭矩負載,獲得儀器測試出的試驗相關數據,特提出一種軸向小尺寸移動摩擦扭矩加載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軸向小尺寸移動摩擦扭矩加載裝置,由轉動軸、鍵、圓錐體、彈性摩擦片、空心錐體筒、立板、螺母、螺桿、手輪和底座組成,其結構特征是:轉動軸端部的母線表面設置一鍵槽,圓錐體大直徑端軸向中心處開有一孔,孔壁上設置一鍵槽,用鍵將圓錐體與轉動軸聯接為一體;彈性摩擦片固定在圓錐體外錐表面上,空心錐體筒小錐面的端部與螺母側平面焊接固聯;立板下端固定在底座上,立板與底座平面垂直,立板上部設置與螺桿尺寸規格相對應的螺紋孔,立板與圓錐體小端面有40-50mm的距離,便于拆裝空心錐體筒;螺桿穿過立板的螺紋孔,螺桿左端螺紋旋入與它尺寸規格相對應的螺母內;手輪固定安裝在螺桿右端。轉動軸的中心線與圓錐體、空心錐體筒、螺母、立板內螺紋孔、螺桿的中心線處于同一直線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加載裝置略微旋轉螺桿右端手輪,改變空心錐體筒軸向位移,就能得到較大的摩擦扭矩載荷;(2)本裝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用于傳遞低轉速、小扭矩的軸旋轉設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軸向小尺寸移動摩擦扭矩加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轉動軸,2.鍵,3.圓錐體,4.彈性摩擦片,5.空心錐體筒,6.螺母,7.螺桿,8.立板,9.手輪,10.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按圖1所示,轉動軸1與圓錐體3用鍵2將它們聯接在一起,彈性摩擦片4固定在圓錐體3外錐表面上,空心錐體筒5小錐端外平面與螺母6端部平面焊接固定聯接,立板8下端固定在底座10上,立板8與底座10平面垂直,立板8與圓錐體3小端面有40-50mm的距離,螺桿7穿過立板8的螺紋孔,螺桿7左端螺紋旋入螺母6內,手輪9安裝在螺桿7右端部,轉動軸、圓錐體、空心錐體筒、螺母、立板螺紋孔、螺桿的中心線處于同一直線上。
不對轉動軸1施加負載扭矩時,空心錐體筒5內錐表面不與圓錐體3外錐表面上的彈性摩擦片4接觸。使用時,動力機驅動轉動軸1、圓錐體3及固定在其錐面上的彈性摩擦片4旋轉,擰轉螺桿7右端頭部的手輪9,螺桿7向左移動,通過螺母6帶動空心錐體筒5向左微移,彈性摩擦片4與空心錐體筒5內表面接觸,產生摩擦扭矩負載,負載的大小由位移量來控制。卸載時,反轉螺桿7右端頭部的手輪9,螺桿7向右移動,空心錐體筒5隨著螺母6、螺桿7向右移動,直至彈性摩擦片4脫離空心錐體筒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石油大學,未經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189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球閥檢測工裝
- 下一篇:半地下式食用菌栽培專用溫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