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泥鰍培育池供氧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91654.1 | 申請日: | 2013-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753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孫偉杰;呂偉清;張福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桐鄉市恒盛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專利事務所 33209 | 代理人: | 屠福河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泥鰍 培育 供氧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氧裝置,特別是一種泥鰍培育池供氧裝置,它屬于養殖配套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泥鰍人工養殖主要集中在江蘇、安徽和浙江一帶。江蘇連云港地區有較久的泥鰍養殖歷史,但大部分為囤養,收購小規格泥鰍暫養在池塘網箱中,等價格高時出售。網上可見大量泥鰍育苗的信息,但是多為水花苗或者野生苗,水花苗容易繁殖但是成活率極低,野生苗在攝食和生長習性方面不及人工苗,不能形成規模化、可控性培育。
泥鰍培育池在泥鰍培育的時候,為了保證池內的水的含氧量,需要對培育池內的水進行供氧,傳統的供氧器直接一根軟管加上供氧口進行供氧,這樣的供氧器使用起來單獨操作,對于較大面積的池塘供氧操作十分不方便,并且難以控制供氧量,造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方便、能夠大面積供氧并且能夠控制供氧量的泥鰍培育池供氧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泥鰍培育池供氧裝置,包括供氧管道、電磁閥和控制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氧管道設置在泥鰍培育池的底部,并且呈S型分布,且供氧管道沿供氧管道延伸方向等間距開有供氧孔;
所述供氧管道的一端封閉,另一端沿泥鰍培育池池壁延伸出去與外接的氧氣源連接,并且與氧氣源連接的一端還設置有電磁閥;
所述控制箱包含控制器、顯示屏和氣壓調節閥,所述控制器分別與顯示屏、氣壓調節閥和電磁閥連接,所述電磁閥的氣路與氣壓調節閥連接,氣壓調節閥的另一端與外接的氧氣源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供氧孔為多個聚集在一起的小孔。
進一步地,所述小孔的孔徑為1-1.5mm。
本實用新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和效果:泥鰍培育池供氧裝置操作方便,直接定型設置在培育池中,不需要進行另外的位置分布,同時對于大面積的泥鰍培育池,可以直接放入池中進行供氧,不需要像傳統的供氧器那樣逐個進行位置分布,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過控制箱來控制供氧量的大小,這樣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供氧周期的預設,保證了供氧的有效性,避免了造成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控制箱內模塊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供氧管道1、電磁閥2和控制箱3。供氧管道1設置在泥鰍培育池4的底部,并且呈S型分布,且供氧管道1沿供氧管道1延伸方向等間距開有供氧孔5。供氧孔5則由多個聚集在一起的小孔構成,小孔的直徑為1-1.5mm,這樣出來的氧氣氣泡很小,更加容易溶解在水中。
?供氧管道1的一端封閉,另一端沿泥鰍培育池4池壁延伸出去與外接的氧氣源連接,并且與氧氣源連接的一端還設置有電磁閥。
控制箱3包含控制器、顯示屏和氣壓調節閥,控制器分別與顯示屏、氣壓調節閥和電磁閥連接,電磁閥2的氣路與氣壓調節閥連接,氣壓調節閥的另一端與外接的氧氣源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泥鰍培育池供氧裝置使用的時候,首先通過歷史數據來確定整個培育池需要的供氧的數量和周期,然后將時間周期輸入至控制箱的控制器內,然后通過控制器來對整個供氧裝置的供氧量進行調節。通過電磁閥控制供氧的通斷,通過氣壓調節閥來控制供氧的速度,這樣根據實際需要進行池水的供氧,保證了培育池內水的含氧量,并且避免了盲目的持續供氧,節約了氧氣的用量。
泥鰍培育池供氧裝置操作方便,直接定型設置在培育池中,不需要進行另外的位置分布,同時對于大面積的泥鰍培育池,可以直接放入池中進行供氧,不需要像傳統的供氧器那樣逐個進行位置分布,節約了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通過控制箱來控制供氧量的大小,這樣可以根據需要進行供氧周期的預設,保證了供氧的有效性,避免了造成浪費。
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實用新型說明書的內容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桐鄉市恒盛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未經桐鄉市恒盛泥鰍養殖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9165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雙金屬復合管窄間隙對接焊坡口
- 下一篇:一種環保陶瓷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