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光伏接線盒用接線端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89738.1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6011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會曉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利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02 | 分類號: | H01R13/02;H01R4/48;H02S40/34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 地址: | 07105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接線 端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基本電器元件技術領域,尤其是光伏接線盒用接線端子。
背景技術
光伏用接線盒是太陽能光伏組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泛應用于各種太陽能電源器中,由于接線盒中的接線端子是連接電器元器件的電池組件板匯流條的關鍵部件,因此就要求接線端子具有安全可靠的連接性,有較強的加持力和接觸壓力,較小的接觸電阻。
現有光伏組件用接線盒有兩種方式將組件引出端與接線盒內部接線端子連接,一種是焊接方式,即將匯流帶通過焊錫等焊接在接線端子上,這種方式操作麻煩,需要借助電烙鐵等工具,且長期使用焊錫對操作工的身體有一定損害;另外,由于引出端匯流條較厚或焊接溫度不達標等問題,容易造成虛焊、脫焊等焊接不牢的問題,在后期使用過程中造成質量隱患。另一種是卡接方式,即直接將匯流帶通過卡子卡在接線端子上,這種方式操作簡便。但是目前市場上主要是采用點接觸式或者線接觸式兩種,即匯流帶和接線端子間的接觸部分是通過一個點或者一條線。線接觸式有以下兩種,豎直方向卡接方式:即匯流帶從接線盒端子上部插入端子內部,此時匯流帶與組件平面基本垂直,接觸部分形成一條線;水平方向卡接方式:即匯流帶從端子底部一側插入,此時匯流帶與組件平面基本平行,接觸部分形成一條線。上述兩種接觸方式的缺點就是因為接觸面積過小容易造成匯流帶和接線端子間的接觸電阻過大,這樣組件在使用過程中,有可能因為該部分的接觸電阻大、發熱高而燒毀接線盒甚至整個組件。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光伏接線盒用接線端子,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操作簡便,無需使用額外工具;接線端子與匯流帶呈面接觸,減小了接觸電阻,降低了接觸部位的功率消耗,減小了發熱量,延長了接線盒的使用壽命。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光伏接線盒用接線端子,包括散熱片和卡接端子,散熱片的一端設有卡接槽;卡接端子尾部為圓弧狀,卡接端子另一端設有扣合鉤,卡接端子中間設有開口的圓環,所述圓環具有彈性,卡接端子尾部通過第一連接臂與所述圓環固定連接,扣合鉤通過第二連接臂與所述圓環固定連接。
散熱片上靠近卡接端子尾部的部位側面設有匯流帶插口。
散熱片的材質為銅鍍鎳或銅鍍錫。
卡接端子尾部、第一連接臂、第二連接臂和扣合鉤的材質為銅鍍鎳或銅鍍錫。
散熱片上設有安裝孔。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光伏接線盒用接線端子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操作簡便,無需使用額外工具;金屬部分為半圓弧狀,使得接線端子與匯流帶呈面接觸,減小了接觸電阻,降低接觸部位的功率消耗,減小了發熱量,延長了接線盒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插進匯流帶扣合后的結構示意圖;
1為散熱片,2為卡接槽,3為卡接端子尾部,4為扣合鉤,5為開口的圓環,6為第一連接臂,7為第二連接臂,8為匯流帶。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光伏接線盒用接線端子,包括散熱片1和卡接端子,散熱片1的一端設有卡接槽2;卡接端子尾部3為圓弧狀,卡接端子另一端設有扣合鉤4,卡接端子中間設有開口的圓環5,所述圓環5具有彈性,卡接端子尾部3通過第一連接臂6與所述圓環5固定連接,扣合鉤4通過第二連接臂7與所述圓環5固定連接;
開口的圓環為長軸形狀,軸固定于散熱片上;
散熱片1上靠近卡接端子尾部3的部位側面設有匯流帶插口;
所述散熱片1的材質為銅鍍鎳或銅鍍錫;
卡接端子尾部3、第一連接臂6、第二連接臂7和扣合鉤4的材質為銅鍍鎳或銅鍍錫;
散熱片1上設有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通過散熱片上的安裝孔將其安裝于待用位置,將匯流帶沿匯流帶插口或沿接線端子與安裝平臺間的孔隙插進散熱片內,向下壓扣合鉤,扣合鉤與卡接槽扣合,由于卡接端子尾部為半圓弧狀,因此卡接端子尾部與匯流帶接觸部分形成一個半圓弧狀的面,接觸面積大,卡接牢固,減小了接觸電阻,降低了功率消耗,減小了發熱量,增加接線盒使用壽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利集團有限公司,未經英利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897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