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動識別系統信號模擬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88950.6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914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謝永鋒;魏璨;印夢超;周密;李旭;劉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天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7/00 | 分類號: | H04B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梁田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識別 系統 信號 模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識別系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識別系統信號模擬源。
背景技術
自動識別系統(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簡稱AIS系統)是由國際海事組織(IMO)、國際航標協會(IALA)、國際電信聯盟(ITU)等國際組織,在艦船飛機之敵我識別器的基礎上,共同研究的一種新型的集網絡技術、現代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電子信息顯示技術為一體的數字助航系統和設備。
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的是在無線電應答器監測技術的基礎上,配合GPS全球定位系統將船位、船速、改變航向率及航向等船舶動態結合船名、呼號、吃水及危險貨物等船舶靜態資料由甚高頻(VHF)頻道向附近水域船舶及岸臺廣播,使鄰近船舶及岸臺能及時掌握附近海面所有船舶之動靜態資訊,得以立刻互相通話協調,采取必要避讓行動。它可用于船舶等運載工具的精確跟蹤,以彌補傳統雷達監測在自動識別目標以及獲取航行動向信息等方面的不足,對雷達監測起輔助或替代作用。
由于AIS技術的先進性,使用的簡易性和經濟性,AIS技術被采納為國際標準(ITU-R?M.1371、IEC?61993-2),ITU組織由根據不同的設備應用制定了不同的協議標準。按照功能劃分,可分為AIS?Class?A?、AIS?ClassB、AIS基站、AIS航標、AIS?SART、AIS信標等,其中國際海事組織(IMO)強制性要求300噸以上海上航行船舶安裝AIS?ClassA標準的設備。
AIS系統以無線電應答器監測技術為基礎,這就要求AIS系統的設備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在進行設備研發和方案搭建時,要解析不同的設備發出的各類報文。系統和設備測試時,要將多類設備進行多個不同場景的測試,甚至必要的時候要到沿海環境進行實驗。這種測試不僅要耗費大量的物力財力購買設備,還要化大量的財力物力用于環境的搭建,調試,拆卸,搬運,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測試的效果,極大的拖延了開發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在進行AIS系統集成測試和設備研發測試時,采用實場、實境測試設備或者系統,其存在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工程周期長,出現設備故障或者缺失會影響到測試效果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自動識別系統信號模擬源。
為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動識別系統信號模擬源,包括電源、合路器、VHF天線、AIS信號源、至少一路基帶處理單元、至少一路射頻單元,AIS信號源連接基帶處理單元,基帶處理單元連接射頻單元,射頻單元連接合路器,合路器連接VHF天線,AIS信號源、基帶單元、射頻單元均與電源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過AIS信號源模擬多種設備同時工作,設備的工作狀態可以通過設置經緯度、時間、時隙等動態參數參數來實現,生成各類可編輯的報文,再設置報文的發送發射頻率參數、發射信道參數、發射AIS報文號、發射報文內容、發射報文MMSI、發射報文時延參數、發射報文的幅度參數、發射報文的位置信息、發射報文的速率參數、發射報文的報告率等參數,AIS信號源按照設置將報文傳送給基帶單元;基帶處理單元收到報文后,進行編譯成基帶信號,并傳送給射頻單元;射頻單元將傳入的基帶信號進行功率放大,頻率合成、調制后通過VHF天線發射出去;如果需要模擬兩個以上設備,為了保證AIS信號的質量,就需要兩個以上基帶處理單元和兩路以上射頻單元,通過合路器將發射信號合路后通過VHF天線發射出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天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天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8895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音頻調音臺
- 下一篇:一種小斷面低水頭隧洞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