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絕緣套筒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88891.2 | 申請日: | 2013-1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14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孫士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孫士輝 |
| 主分類號: | H01H33/662 | 分類號: | H01H33/66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4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絕緣 套筒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力系統領域,尤其是指電容器組真空投切開關用的絕緣套筒。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電容器組投切開關采用的真空滅弧室及操作絕緣子裸露在外面,依靠空氣絕緣,表面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真空滅弧室和操作絕緣子沒有防護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絕緣套筒。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采用一種新型絕緣套筒,將真空滅弧室和操作絕緣子部分,全部安裝在絕緣套筒內,套筒外表面設置裙邊。套筒分上下兩部分,兩部分采用螺絲連接。套筒中間連接位置左右兩側留有出線用的母線卡槽,母線卡槽內留有固定出線母排的止動凸起,便于出線母排的固定。滅弧室動觸頭與出線銅排采用銅軟連接線連接,保證動觸頭動作靈活,不受出線母排干擾。在絕緣套筒靜觸頭固定位置,設計了絕緣護罩安裝槽,方便防護靜觸頭出線部分,使帶電體部分能得到有效防護,不裸露。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上絕緣套筒的立體圖。
圖4是下絕緣套筒的立體圖。
圖5是出線銅排的立體圖。
圖中:1、第一螺母,2、第二止退墊圈,3、第三螺母,4、第四平墊,5、絕緣護套安裝槽,6、上絕緣套筒,7、真空滅弧室,8、第八螺母,9、出線母排,10銅軟連接,11加強固定支座,12、絕緣操作連桿,13、下絕緣套筒,14、第十四螺栓,15、長圓孔,16、止動凸起,17、母線卡槽,18、銅排固定孔,19、銅軟連接固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參見圖1-圖5,一種絕緣套筒結構,真空滅弧室7上端靜觸頭出線,通過第一螺母1、第二止退墊圈2、第三螺母3和第四平墊圈4,固定在上絕緣套筒6上。銅軟連接10通過絕緣操作連桿12上的螺柱與穿過出線母排9的真空滅弧室7的動觸頭緊固在一起。在上絕緣套筒6靜觸頭固定位置,設計了絕緣護罩安裝槽5,在需要時方便防護靜觸頭出線部分。銅軟連接10與出線母排9,用穿過銅軟連接固定孔19的螺栓和第八螺母8緊固在一起。出線母排9,用止動凸起16穿過銅排固定孔18,將銅排固定在下絕緣套筒13的母線卡槽17內,并用上絕緣套筒6壓緊,杜絕了出線銅排左右和上下的移動。在下絕緣套筒13的一側留有帶內絲的加強固定支座11,在需要時可安裝輔助支撐,以加強絕緣套筒的受力穩定性。
參見圖3,上絕緣套筒6上端口的長圓孔15起到定位真空滅弧室7的作用。
參見圖4和圖5,在下絕緣套筒13上端和上絕緣套筒6固定處,預埋帶螺紋金屬件
。上絕緣套筒6通過第十四螺栓14固定在下絕緣套筒13上。
參考圖1和圖5,銅軟連接10中間位置,通過絕緣操作桿12上端頭螺栓固定在真空滅弧室7上,銅軟連接10的兩端頭固定在出線母排9上。
本實施例的優點在于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節約,拆卸零件少,導電回路電阻小,可靠性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孫士輝,未經孫士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888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