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應用于循環水養殖的沉淀池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84940.5 | 申請日: | 2013-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972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管敏;姜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100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于 循環 養殖 沉淀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設施漁業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可用于循環水養殖沉淀池。
背景技術
循環水養殖(RAS)是一種先進的水產養殖生產方式,它是以工業化手段主動控制養殖水質環境和營養供給,可以實現全年的連續生產,具有節水、環保、經濟、高產和可持續等諸多優點,它融入了生物學、微生物工程學、水處理設備、信息與計算機等學科的高科技內含的綜合技術,已成為當代水產養殖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對解決我國的粗放經營型、資源依賴型水產生產方式導致的生態平衡、環境惡化、資源萎縮的狀況有很大的幫助。
循環水養殖系統技術是根據魚類營養需求與代謝、池水污染特點與負載、魚類對水環境的要求等進行設計的,循環水養殖系統主要包括養殖池、水質凈化系統和輔助設施。循環水系統中的核心工藝環節是水質凈化系統,它主要包括沉淀池和生物濾池,沉淀池是通過物理沉淀沉積大顆粒有機物,生物濾池是通過生物膜的硝化作用來處理水體中氨氮、亞硝態氮等,生物膜老化后脫落魚生物凈化池底,造成池底污物積累,若不及時排出,會導致生物濾池發臭,影響其凈化效果。因此,對于一套養殖系統而言,沉淀池和生物濾池底部沉積能否排出系統外,關系到整個養殖系統的穩定和安全。
現有排污裝置要么采用人工虹吸的方法,費時費力,要么操作起來極其不便,不能有效的將污物全部排出系統外。鑒于此,當前亟需研究開發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造價低、效率高的池底排污裝置,及時清除循環水養殖系統中水質凈化系統中的污物,以免影響循環水養殖系統的水質處理效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研發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造價低、效率高的池底排污裝置,利用水壓及時清除循環水養殖系統中水質凈化系統中的污物,以免影響循環水養殖系統的水質處理效果。
本實用新型按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應用于循環水養殖的沉淀池,包括由多個“回”字形凹陷組成的池底、及連接在所述池底的排污管系統。
進一步講,“回”字形凹陷由二個相同的“V”形槽垂直交叉而成,在底部形成一個“口”字形槽底。
進一步講,回”字形凹陷長1.05m,寬1.05m,凹陷高度0.5m。
進一步講,“V”形槽的的兩個坡面的夾角為90°,二個坡面的坡度分別為45°或者135°,二個長為1m、寬為5cm的坡面組成“V”形槽。
進一步講,?“口”長和寬均為5cm,并以中心點為圓心澆筑埋圓孔。
進一步講,排污管系統包括污物出口管、連接管和插管,污物出口管被澆筑埋插在“口”字形槽底開設的圓孔中,污物出口管的一端不超出槽底、另一端通過一異徑三通與連接管相連;連接管一端與插管連接。
進一步講,排污管系統還包括排污溝,插管堅向設置于排污溝內,排污溝低于沉淀池底面;所述池底的水通過物出口管、連接管進入插管,水從插管漫出后流入排污溝。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是:將排污插管拔起,由于沉淀池(生物濾池中)水位和排污管系統存在高度差,所以在“回”字形凹陷池底形成外吸力,沉積在“回”字形凹陷池底上的污物被吸入污物出口管,并進入連接管,最后從彎管插頭漫入排污溝。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是:
1、本實用新型具有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造價低、占地面積少的特點;?
2、本實用新型具有無能耗,排污效率高、污物排出徹底的特點;?
3、本實用新型是利用水位差產生的壓力將污物排出系統外,可供循環水系統沉淀池或生物濾池進行高效除污的排污裝置,相比上方虹吸清污和排干池水清污的方式,操作簡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整體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本實用新型底部構造結構示意圖
圖3:本實用新型排污管系統整體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本實用新型A-A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5:本實用新型B-B向剖面結構示意圖;
1—池底;2—“回”字形凹陷;3—“口”字形槽底;4—插管;5—排污溝;6—彎管;7—連接管;8-異徑三通;9—污物出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詳細敘述本發明的結構內容和使用方法:
附圖1、2所示,一種應用于循環水養殖沉淀池包括包括由多個“回”字形凹陷2組成的池底1、及連接在所述池底1的排污管系統;
“回”字形凹陷2是集污裝置,由兩“V”形槽垂直交叉而成,長和寬均為1.05m,凹陷高度0.5m,并在底部形成一個“口”字形槽底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未經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8494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攔河集魚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雜色鮑幼蟲的培育及擇優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