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密封墊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84711.3 | 申請日: | 2013-1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1473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競菲;李正現;王洋;杜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10 | 分類號: | F16J15/10 |
| 代理公司: | 濰坊鳶都專利事務所 37215 | 代理人: | 尹金華 |
| 地址: | 261205 山東省濰坊***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密封 墊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密封墊片,特別是涉及一種非金屬密封墊片。
背景技術
由于柴油機密封位置的空間限制,導致螺栓布置經常不能滿足密封要求,以一種柴油機觀察蓋板的墊片處發生漏油故障為例,通過試驗發現,該處位置的密封方式主要依靠蓋板的8個螺栓產生密封壓力,其主要密封壓力位于螺栓周圍,但在蓋板墊片的下半部分機油儲存量較大,兩個螺栓中間部分接觸應力較小。在柴油機使用過程中,由于振動等因素的影響,較小的密封面壓,使得墊片無法滿足密封要求,因此極易出現漏油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密封墊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與待密封面形狀相適應的墊片本體,所述墊片本體沿其周向設有多個螺栓孔,其特征是所述墊片本體在相鄰兩個螺栓孔的中部設有接觸面壓增大區,所述接觸面壓增大區通過減小相應位置墊片本體的寬度形成。
所述接觸面壓增大區的最小寬度大于等于墊片本體最大寬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接觸面壓增大區的長度大于相鄰兩螺栓孔的距離的二分之一。
所述接觸面壓增大區通過剪切相應位置墊片本體的外緣制得。
所述接觸面壓增大區的外緣與兩側墊片本體的外緣光滑過渡。
所述墊片本體呈矩形,其四角均設有倒角,位于底部的兩個倒角的外緣的直徑R1均大于其內緣的直徑R2從而在倒角位置形成接觸面壓增大區。
所述墊片本體呈圓環狀。
采用上述結構后,因為減小了墊片本體在螺栓孔中間部分的接觸面積,在相同的螺栓軸力下,墊片本體受到的單位面積壓力就增加,即墊片的接觸面壓增大,接觸面壓增大后就能夠保證墊片與法蘭面之間形成一定的密封帶,確保密封性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密封墊片包括與待密封面形狀相適應的墊片本體1,墊片本體1由非金屬材料制成,如石棉、橡膠等,墊片本體1沿其周向設有多個螺栓孔2,墊片本體1在相鄰兩個螺栓孔2的中部設有接觸面壓增大區3,接觸面壓增大區3可在每相鄰兩個螺栓孔之間的中部均設置,也可僅設置在使用過程中受壓較大的位置,接觸面壓增大區3通過減小相應位置墊片本體1的寬度形成。本實用新型的接觸面壓增大區3通過剪切相應位置墊片本體1的外緣制得,由于墊片本體1的外緣不會與密封處的介質產生接觸,對其精度要求較低,可降低密封墊片的制作成本,接觸面壓增大區3的外緣與兩側墊片本體1的外緣光滑過渡,這樣可防止剪切處在使用過程中應力過于集中,降低密封墊片的強度。接觸面壓增大區3的最小寬度大于等于墊片本體1最大寬度的二分之一。接觸面壓增大區3的長度大于相鄰兩螺栓孔2的距離的二分之一,小于相鄰兩螺栓孔2的距離,接觸面壓增大區3的邊緣距螺栓孔2最好保持一定距離,防止降低螺栓孔2處的墊片強度。本實用新型通過ABAQUS專業軟件計算接觸面壓增大區3的接觸面壓,兩螺栓孔2之間的中間部分的接觸面壓明顯提高,可滿足密封的要求。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以使用在柴油機觀察蓋板處的密封墊片為例進行說明。由于蓋板墊片的下半部分機油儲存量較大,所以接觸面壓增大區3可僅設置在墊片的下部。本實施例中墊片本體1呈矩形,其四角均設有倒角,位于底部的兩個倒角的外緣的直徑R1均大于其內緣的直徑R2從而在倒角位置形成接觸面壓增大區3,在其底部兩個螺栓孔2之間也設有接觸面壓增大區3。
本實用新型只需在墊片加工過程中更改接觸面壓小的位置的形狀,無需更改待密封零件的結構和螺栓布置或更換更好的墊片材料,便于機械化生產,在改善密封效果的前提下,不會增加成本。
本實用新型墊片本體1還可呈圓環狀。其具體形狀與待密封件的結構相適應。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但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范圍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847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單蝶板清洗式防混蝶閥
- 下一篇:鼓形密封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