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汽車導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83973.8 | 申請日: | 2013-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0099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李金樹;王陽;伍元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嘉陵川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K11/08 | 分類號: | B60K11/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2284 重慶***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 導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與車輛動力裝置的冷卻、進氣或排氣結合的輔助裝置,確切地說,是一種安裝在汽車前端與發動機艙配合的導流裝置。
背景技術
發動機在惡劣工況下產生的熱量除了?靠風扇制冷外,還需要散熱器進行大量散熱,而散熱器將發動機的熱量打出來后,一方面通過內部水套進行散熱,更為主要的是靠進入進氣格柵的空氣對冷凝器和散熱器進行風冷式散熱,這就需要在相應的工況下,通過散熱器本體的風量達到一定的要求。現有技術中,主要通過設置導流板來引導氣流,而大多數導流板多是采用垂直或橫向的單一導流板,其引導氣流的效果不佳,因此會存在如下問題:汽車發動機艙前進氣格柵開口比(進氣格柵X方向投影的有效進風面積與散熱器X方向的投影面積的比值)小,進氣格柵位置不在正壓區而導致進風量嚴重偏小,出現發動機水箱開鍋,空調不制冷等發動機艙散熱不良的問題。
中國專利CN2892549Y(申請日為2006年4月12日,公告日為2007年4月25日)公開了一種發動機艙輔助導風散熱裝置,包括下導流板和豎直設在下導流板兩側的側導流板,所述下導流板安裝于汽車散熱器和汽車水箱框架下部,所述側導流板安裝在汽車前保險杠和汽車散熱器之間,并與所述下導流板配合形成氣流通道。上述技術方案旨在不改變原有汽車風扇和散熱器的條件下提高發動機艙內空氣流量、加大空氣對流從而改善發動機艙內溫度。但此文獻公開的下導流板結構復雜,安裝比較困難。中國專利CN103043020A(申請日為2013年1月11日,公布日為2013年4月17日)公開了一種乘用車車頭導流結構,主要包括在前保險杠內設置的左導流板和右導流板,上格柵的后方沿橫向設置有上導流板,下格柵后方的底部沿橫向設有下導流板,上導流板、下導流板、上格柵和下格柵合圍成“口”字形導流結構。其旨在引導空氣流向冷凝器和散熱器,確保冷凝器和散熱器的散熱效率,又避免了氣體渦流的產生。由于散熱器有密密麻麻的針孔結構,使其本身有較大的阻力,而上述兩篇專利文獻的下導流板和側導流板與周圍附件安裝后存在較大間隙,密閉效果不佳,大量的氣流從間隙處跑掉,導致散熱器通風效率不高,并且散熱器后方產生的熱氣流易從間隙回流到前進風口,降低了整體散熱效率。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進風量偏小、發動機艙散熱不良以及加熱氣體易回流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導流裝置,它可以將通過進氣格柵的氣體有效導向冷凝器和散熱器從而提高冷凝器和散熱器的散熱效率,并且能夠防止散熱器加熱后產生的氣流回流到前進風口。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汽車導流裝置,包括設置在冷凝器前端且橫置固定在前防撞梁支撐柱上的前防撞梁,所述前防撞梁下方設置下導流板,下導流板的兩側連接左、右側導流板,下導流板和左、右側導流板形成U型導流結構,所述左、右側導流板的后邊緣分別設有與前防撞梁卡接匹配的U型卡槽,左、右側導流板后邊緣分別向兩外側延伸出與前防撞梁支撐柱連接的連接片,所述U型卡槽的豎直邊上向外延伸有緊壓在前防撞梁上的緊壓片。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實用新型,左、右側導流板通過U型卡槽緊壓卡在前防撞梁上,通過連接片固定在前防撞梁支撐柱上,通過緊壓片壓緊在前防撞梁上,這種導流結構作為獨立整體,安裝牢固、安裝位置少,由于各導流板與周圍附件緊壓固定,使得通過進氣格柵的空氣能夠在導流板的引導下較好的流向冷凝器和散熱器,相應提高了進入氣流的利用效率。
優選地,所述下導流板的底部至少在左右兩端各設有一個加強件,所述加強件至少能與左、右側導流板配合,并將下導流板固定住。加強件的設置能夠加強左、右側導流板與下導流板之間的穩固性,從而提升導流裝置整體的導流效果。
優選地,所述加強件均向后端延伸,并向下彎折形成L型的固定在水箱下橫梁上的格擋片。格擋片可以減少下導流板對前防撞梁產生的沖擊力,提高下導流板的安全性能。
優選地,所述下導流板,左、右側導流板以及與左、右側導流板配合的加強件通過螺栓或卡扣固定連接。所述螺栓或卡扣固定的方式成本低,易實現。
優選地,所述左、右側導流板在與周緣附件的接觸位置處密封設置柔性部。通過在左、右側導流板與其它附件的接觸位置設置的柔性部,能夠密封空隙,防止氣流泄露,進而優化了導流裝置的導流效果,還避免了散熱器后方產生的熱空氣回流到正進風口,同時柔性材料部還有減震降噪的作用。
優選地,所述柔性部材料為聚氨酯。這種材料拉伸強度、抗撕裂強度高、彈性好,減振效果佳,且抗腐蝕、抗老化性能都比較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嘉陵川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未經重慶市嘉陵川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8397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組合無電源拼裝冷鏈箱
- 下一篇:非晶合金變壓器鐵心并聯排列器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