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永臨結合轉體支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82809.5 | 申請日: | 2013-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0304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羅世東;劉振標;涂楊志;馬廣;羅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4 | 分類號: | E01D19/04;E01D21/08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黃行軍 |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合 轉體 支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結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永臨結合轉體支座系統。
背景技術
為了減少對既有鐵路特別是高速鐵路的安全營運影響,針對連續梁或斜拉橋,一些傳統施工方法如懸臂澆注,支架現澆等都嚴禁采用,多采用跨線施工短、對既有線運營影響小的轉體施工方法。一般的轉體施工方法是將墩梁臨時固結、墩底設置轉動體系,轉動到位后用混凝土將轉動體系封閉在橋墩內,隨后拆除臨時固結完成體系轉換。但對于高墩,因墩身重量的大幅增加,墩底轉動體系需要設置較大噸位的球鉸,且橋墩較高,施工非常不安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永臨結合轉體支座系統。
本實用新型包括底部固定設置在墩臺上的撐腳和支座、預埋在梁體底部的圓環狀鏡面不銹鋼板、預埋在梁體中心的上旋轉軸以及預埋在墩臺中心的軸套,所述支座頂部固定設置有四氟滑板,所述軸套設有下旋轉軸,所述撐腳頂部和鏡面不銹鋼板之間設有間隙,所述上旋轉軸與下旋轉軸通過螺栓連成一體。
所述撐腳的個數為4或8件且呈對稱布置。
所述撐腳頂部和鏡面不銹鋼板之間的間隙為5mm。
本實用新型利用永久支座稍加改造形成轉體支座,轉體結束后作為梁體永久支撐,繼續發揮支座的作用。同時,作為永久支座的各種功能均未改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2為圖1的A-A向視圖。
圖3為圖1的B-B向視圖。
圖4為圖2中C處放大圖。
圖5為圖3中D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本實用新型包括底部固定設置在墩臺10上的撐腳1和支座5、預埋在梁體11底部的圓環狀鏡面不銹鋼板3、預埋在梁體11中心的上旋轉軸6以及預埋在墩臺10中心的軸套9,所述支座5頂部固定設置有四氟滑板4,所述軸套9設有下旋轉軸8,所述撐腳1頂部和鏡面不銹鋼板3之間設有間隙,所述上旋轉軸6與下旋轉軸8通過螺栓7連成一體。所述撐腳1的個數為4或8件且呈對稱布置。所述撐腳1頂部和鏡面不銹鋼板(3)之間的間隙為5mm。
在梁體11中心的凸臺部位預埋牽引繩2,牽引繩2為鋼絞線,圓環狀鏡面不銹鋼板3為若干小不銹鋼板拼接成型,上旋轉軸6為一鋼棒,周圍焊接若干鋼筋或墊塊,下旋轉軸8為一鋼棒,置于軸套9內,但底部不與軸套9接觸。支座5下部固定在設計位置,梁體11的所有豎向荷載均由支座5承擔,當牽引設備拉動牽引繩2,梁體11沿上旋轉軸6與下旋轉軸8轉動,旋轉軸既能起到轉軸作用,同時可以限制梁體11水平位移。旋轉軸因底部不與任何接觸,因此不承擔豎向荷載,支座5頂部增加四氟滑板5與鏡面不銹鋼板3對偶是為了降低轉動時的摩擦系數。撐腳1與鏡面不銹鋼板3保持間隙5mm,僅僅是為了防止梁體11的側向傾覆作用,不做轉動支撐用。轉體結束后,拆開螺栓7使上旋轉軸6與下旋轉軸6分離,即可取走。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828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倒T蓋梁上的伸縮裝置
- 下一篇:雙排四柱剛架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