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立體拍攝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79733.0 | 申請日: | 2013-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45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余志雄;崔偉文;冀松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亞洲奧利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G03B35/00;F16M11/18;F16M11/0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張立娟 |
| 地址: | 518114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立體 拍攝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支架,尤其涉及用于立體拍攝的支架。
背景技術
人之所以能感受到立體影像,是因為雙眼看同一物體時,由于兩只眼睛的位置與角度的微小差異而產生一定的視覺差異,雙眼所獲得的影像經過大腦的綜合處理,形成對物體的立體感。
通常的立體觀影是通過偏振手段實現,通過在兩只眼睛前放置正交的偏振片分別過濾來自屏幕的正交偏振影像實現有視差的兩份影像分別被不同的眼睛對應接收,從而實現大腦的立體感受。然而,偏振法的立體觀影,由于經過了偏振鏡片,通常會造成亮度下降,同時觀影者的頭部傾斜也會導致偏振片過濾不完全而出現色偏,并且這種觀影方式的視覺放大率較小,不能帶給觀影者更大視場角的觀影感受。同時,通常的立體體驗需要使用龐大的專業拍攝設備以及播放設備,而且立體片源較少,基于此,本設計利用越來越先進的便攜式可拍攝電子設備,使得拍攝與觀賞更為方便,并采用一種分屏式采集與觀影模式以改善現有技術的不足。
分屏式的觀影模式需要采集分屏影像。
隨著移動設備的發展,其應用軟件也相應涉及到各種領域。對于圖2影像的采集方式也更加方便,可利用拍攝設備在具有一定距離與角度差異的位置分別拍攝兩張的圖像來實現。然后通過應用軟件將兩張照片按圖2的方式顯示在顯示設備上。但是這樣的位置與角度很難以確定,角度與距離的誤差會導致立體感的丟失或是影像錯亂。針對此,本設計公開一種便于利用這種方式采集圖像的支架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立體拍攝支架,包括支撐部件,支撐部件上設有導軌,導軌內設有能夠移動的滑塊和能夠移動的兩個擋塊;滑塊底部為繞軸轉動的圓柱體,圓柱體上為矩形桿;擋塊頂端為調節旋鈕,下端為矩形塊,擋塊的矩形塊貼合滑塊的矩形桿的矩形面。擋塊的矩形塊可通過貼合滑塊的矩形桿的矩形面實現轉動拍攝設備。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支撐部件為固定手柄或者三腳架。所述支撐部件可更換,可使用固定手柄或者三腳架。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調節旋鈕上標有針對不同距離景物擋塊轉動角度的數值。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滑塊底部固定在能夠移動的齒輪條上。滑塊可通過固定在其下方的齒輪結構(齒輪條、減速齒輪組等)使得拍攝設備能均勻的從一個拍攝位置移動到另一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齒輪條一端設有壓縮彈簧,還包括卡條和按鈕,壓縮彈簧壓縮時,卡條卡住壓縮彈簧,按鈕控制卡條釋放壓縮彈簧。按鈕控制卡條釋放被壓縮的彈簧使拍攝設備自動移動到另一端拍攝位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步進電機,通過步進電機控制齒輪,齒輪與齒輪條連接。拍攝設備的均勻移動可通過步進電機控制齒輪,齒輪與齒輪條連接進而控制拍攝設備位置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分屏影像的采集更加準確與方便并且拍攝的分屏影像分辨率不變。
附圖說明
圖1是立體觀察位置示意圖;
圖2是雙眼視差圖;
圖3是立體轉換鏡頭;
圖4是立體轉換鏡頭原理;
圖5是滑動支架結構示意圖;
圖6是支架俯視圖;
圖7是支架俯視圖(滑塊貼合);
圖8是支架前視原理圖(滑塊貼合);
圖9是滑動輔助結構一(齒輪組);
圖10是滑動輔助結構二(電機);
圖11是立體觀看設備;
圖12是觀看設備鏡片;
圖13是立體觀察光學原理圖;
圖14是裸眼觀察AB。
圖中各部件名稱如下:
第一物體101、第二物體102、眼睛103、調節旋鈕301、直角三棱鏡組302、設備原鏡頭303、平面鏡組304、直角三棱鏡組402、固定轉軸連接的平面鏡403、附加變換鏡404、擋塊501、滑塊502、固定手柄503、拍攝裝置504、按鈕901、減速齒輪組902、連接滑塊處903、壓縮彈簧904、卡條905、齒輪條906。步進電機1001、齒輪100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立體拍攝支架,包括支撐部件,支撐部件上設有導軌,導軌內設有能夠移動的滑塊和能夠移動的兩個擋塊;滑塊底部為繞軸轉動的圓柱體,圓柱體上為矩形桿;擋塊頂端為調節旋鈕,下端為矩形塊,擋塊的矩形塊貼合滑塊的矩形桿的矩形面。滑塊底部固定在能夠移動的齒輪條上。齒輪條的移動方式包括下面兩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亞洲奧利電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經亞洲奧利電子(深圳)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797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