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人工氣道聲門下吸引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79682.1 | 申請日: | 2013-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770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周淑芳;黃云娟;曹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淑芳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400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工 聲門 吸引 裝置 | ||
技術領域:
醫療、護理的一次性消耗品。
背景技術:
目前研究表明,人工氣道的建立減弱了咳嗽反射和氣管黏膜的纖毛運動,破壞了正常氣道的防御機制,胃內的致病菌可逆行定植于口咽部,這些口咽部的分泌物和胃內返流的致病菌往往聚集于氣管導管的氣囊上方,研究報道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套管氣囊上滯留物的誤吸是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發生的重要原因,而清除聲門下滯留物可顯著減少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借助于帶有聲門下引流導管的人工氣道,進行聲門下持續吸引,動態評估患者聲門下分泌物的量、顏色、性狀并且選擇合適的沖洗液,定期沖洗管道,能夠保證聲門下吸引的效果減少并發癥。目前,國內沒有專門配備持續聲門下吸引裝置進行持續吸引,臨床上用自制的裝置進行吸引,在無菌方面不能合格,很多病例分泌物比較粘稠時并不能有效吸引出氣囊上分泌物,注入生理鹽水沖洗管道和氣囊時也必須斷開,違反無菌原則,容易造成感染。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在人工氣道時,沒有一次性人工氣道聲門下吸引裝置帶來臨床操作沖洗和吸引方面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人工氣道聲門下吸引裝置,該裝置不僅能達到無菌的原則,而且能方便地進行沖洗和吸引,觀察引流的量、色和性狀。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人工氣道聲門下吸引裝置是一種密閉的一次性無菌使用耗材,主要由一根負壓連接管、一根引流管和收集瓶三部分組成。收集瓶選用透明塑料并附有刻度,方便觀察分泌物的顏色和量、性狀,以便了解病情的變化,不容易破碎,分度容量線清晰,容量500ml,適合持續聲門下吸引收集分泌物,為一次性用品。收集瓶瓶口有瓶塞,通過瓶塞插入負壓連接管和引流管。負壓連接管通過負壓引流表可直接調節負壓引流壓力,其另一端連接于中心負壓處。引流管的另一端接在病人人工氣道導管的聲門下吸引端。操作時,通過負壓把病人聲門下的分泌物引流到收集瓶中。引流管在連接人工氣道聲門下吸引端導管的5CM處有引流管側管,該處可以接注射器或輸液皮條進行管道和聲門下的沖洗和吸引,預防引流不暢而造成堵塞。瓶口附有掛繩,用雙套結的方法,把繩子掛在瓶頸上,這樣繩子不易滑脫,可以直接掛在床上。
本產品為醫療、護理的常用消耗品,在持續聲門下吸引時,直接將此裝置分別接在病人聲門下吸引管端及負壓表上,調節壓力即可,使用起來比較簡單,安全衛生,不易引起交叉感染,用完直接扔在黃色垃圾袋中,處理起來比較方便。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人工氣道聲門下吸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是負壓表結構示意圖
圖3是負壓表背側示意圖
圖4是人工氣道聲門下吸引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
1.負壓連接管?2.引流管?3.引流管側管?4.掛繩?5.收集瓶6.負壓表?7.負壓表壓力調節鈕?8.中心負壓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使用方法進一步闡述本實用人工氣道聲門下吸引裝置設置結構。使用時負壓連接管(1)直接連接負壓引流表(6)及中心負壓連接處(7),將聲門下引流管(2)直接接病人的聲門下吸引端,將收集瓶(5)通過掛繩固定在病人床上,調節負壓表,開啟負壓,分泌物可沿著聲門下引流管(2)引流到收集瓶(5)中,當分泌物比較粘稠需要沖洗時,可直接通過引流管側管(3)進行沖洗和吸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淑芳,未經周淑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796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