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前保橫梁總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79314.7 | 申請日: | 2013-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08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莉;姚多雨;溫秀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02 | 分類號: | B60R19/02;B60R19/1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楊大慶 |
| 地址: | 安徽省蕪湖市***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橫梁 總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發動機艙車身設計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前保橫梁總成。
背景技術
轎車碰撞是較為常見的交通事故,顧客一般要求花最低的維修費用來恢復轎車的原來狀態。低速碰撞的安全是各國市場的強制性法規要求,該碰撞法規要求汽車前端設置吸能裝置,該吸能裝置在低速碰撞中能充分變形,最大程度的吸收能量,以保護車輛零部件不受損壞。
現有的轎車都設計有前保橫梁結構,并且布置有吸能盒裝置。但是大多數車型前保橫梁在40%偏置碰中容易彎折斷裂,同時如布置許可,吸能盒長度設計較長對碰撞吸能及縱梁的保護更好,但是吸能盒長度設計較長又會在一定程度導致前保橫梁總成不穩定。
目前很多車型的前保橫梁采用冷沖壓工藝而成。如果不增加前保橫梁加強板的話,這樣前保橫梁強度不足,前保橫梁在40%偏置碰中容易彎折斷裂,從而力不能傳遞到另一側縱梁上,最終導致乘員艙變形較大,乘員損傷較大。同時如吸能盒設計較長,在低速碰撞中吸能盒能充分吸收能量保護縱梁損傷,減小維修費用;但是吸能盒設計較長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前保橫梁總成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前保橫梁總成,解決現有前保橫梁總成中前保橫梁抗彎性差,屈服強度低的問題及前保橫梁不穩定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前保橫梁總成,包括前保橫梁及與前保橫梁固定連接的左吸能盒總成和右吸能盒總成;所述前保橫梁橫截面為封閉整體式截面結構。
為提高前保橫梁的穩定性,所述前保橫梁上還設置有4個與車身前端支架連接的安裝孔。
進一步的,所述安裝孔設置在左吸能盒總成和右吸能盒總成之間。
為提高吸能盒的潰縮吸能效果,所述左吸能盒包括左吸能盒外板,左吸能盒內板;所述右吸能盒包括右吸能盒外板和右吸能盒內板;所述左吸能盒外板、左吸能盒內板、右吸能盒外板和右吸能盒內板上均設置有內凹的潰縮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前保橫梁采用橫截面為封閉整體式截面結構,能夠有效提高前保橫梁抗彎強度,同時提高前保橫梁的屈服強度,在40%偏置中能夠將一側的碰撞力傳導到另一側縱梁上,從而減小乘員艙變形。所述的前保橫梁安裝孔,能夠提高前保橫梁總成的穩定性。所述吸能盒上的潰縮筋誘導吸能盒在碰撞過程中有規則的潰縮,提高轎車在碰撞時的吸能效果。
以下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圖2所示,一種汽車前保橫梁總成,包括前保橫梁1及與前保橫梁1固定連接的左吸能盒總成2和右吸能盒總成3;所述前保橫梁1采用輥壓工藝成型,前保橫梁1的橫截面為封閉整體式截面結構。在前保橫梁1上還設置有4個與車身前端支架連接的安裝孔4。所述安裝孔4均設置在左吸能盒總成2和右吸能盒總成3之間。
所述左吸能盒2包括左吸能盒外板21,左吸能盒內板22;所述右吸能盒3包括右吸能盒外板31和右吸能盒內板32;所述左吸能盒外板21、左吸能盒內板22、右吸能盒外板31和右吸能盒內板32上均設置有內凹的潰縮筋。左吸能盒總成2通過設置在前端的左吸能盒前端板5與前保橫梁1相連,通過設置在后端的左吸能盒后端板6與左縱梁相連。右吸能盒總成3通過設置在前端的左吸能盒前端板7與前保橫梁1相連,通過設置在后端的右吸能盒后端板6與右縱梁相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7931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