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78827.6 | 申請日: | 2013-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46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寒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03G6/06 | 分類號: | F03G6/06;F01K17/02;F24J2/00;F24J2/34;F25B1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維邦知識產權事務所 44269 | 代理人: | 黃莉 |
| 地址: | 518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塊 太陽能 光熱 梯級 利用 系統 | ||
1.一種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陽能集熱裝置、蒸汽發生裝置、熱發電裝置、吸收式制冷裝置、制熱水裝置、第一循環泵、第二循環泵,以及第一閥門、第二閥門、第三閥門、第四閥門、第五閥門、第六閥門、第七閥門、第八閥門、第九閥門、第十閥門、第十一閥門、第十二閥門、第十三閥門和第十四閥門;
該蒸汽發生裝置包括第一進口、第一出口、第二進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進口與該太陽能集熱裝置的出口管道連接,所述第一出口與該第一循環泵的進口管道連接,該第一循環泵的出口與該太陽能集熱裝置的進口管道連接;
該蒸汽發生裝置的第二出口與該熱發電裝置的進口管道連接,該蒸汽發生裝置的第二進口與該第二循環泵的出口管道連接,該熱發電裝置的出口與該吸收式制冷裝置的進口管道連接,該吸收式制冷裝置的出口與該制熱水裝置的進口管道連接,該制熱水裝置的出口與該第二循環泵的進口管道連接;
該蒸汽發生裝置的第二出口與該熱發電裝置的進口的連接管道上設有該第十四閥門,該蒸汽發生裝置的第二出口依次通過該第十三閥門、該第八閥門與該吸收式制冷裝置的進口管道連接,該第八閥門設置在該熱發電裝置的出口與該吸收式制冷裝置的進口的連接管道上,該熱發電裝置的出口依次通過該第七閥門、該第十一閥門與該制熱水裝置的進口管道連接,該吸收式制冷裝置的出口依次通過該第九閥門、該第十閥門與該第二循環泵的進口連接,該第九閥門、該第十一閥門依次設置在該吸收式制冷裝置的出口與該制熱水裝置的進口連接管道上,該制熱水裝置的出口與該第二循環泵的進口的連接管道上設有該第十二閥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儲熱裝置和輔助燃料鍋爐;
該太陽能集熱裝置的出口通過該第一閥門與該儲熱裝置的進口管道連接,該蒸汽發生裝置的進口通過該第三閥門與該儲熱裝置的出口管道連接;該太陽能集熱裝置的出口與蒸汽發生裝置的第一進口的連接管道上設置該第二閥門;
該蒸汽發生裝置的第二出口通過該第四閥門與該輔助燃料鍋爐的進口管道連接,該輔助燃料鍋爐的出口通過第五閥門與該熱發電裝置的進口管道連接;該蒸汽發生裝置的第二出口與該熱發電裝置的進口的連接管道上依次設有該第六閥門和該第十四閥門。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冷卻裝置,該冷卻裝置的進口通過該第十二閥門與該制熱水裝置的出口管道連接,該冷卻裝置的出口與第二循環泵的進口管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該太陽能集熱裝置是碟式或槽式太陽能集熱器。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熱發電裝置是有機物朗肯循環裝置或水輪發電機或汽輪發電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該水輪發電機或汽輪發電機是螺桿式發電機或旋轉式發電機。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該吸收式制冷裝置是擴散吸收式制冷機。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該儲熱裝置是如下儲熱器中的至少一種:相變儲熱器、高溫儲熱器和低溫儲熱器。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該儲熱裝置的數量是一個或兩個以上。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式太陽能光熱梯級利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第十五閥門和第十六閥門,第一循環泵的出口端和太陽能集熱裝置入口之間的管路中設有第十五閥門;所述第一循環泵的出口端還通過管路與儲熱裝置的入口端相連,且在第一循環泵的出口端與儲熱裝置的入口端之間的管路中設有第十六閥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78827.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可調節液面高度的堰板組件
- 下一篇:煤田勘探鉆頭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