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聚氨酯發泡原料攪拌混合的攪拌葉輪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77614.1 | 申請日: | 2013-12-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973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漢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力勤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4/34 | 分類號: | B29C44/34;B29B7/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黃春松 |
| 地址: | 215625 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聚氨酯 發泡 原料 攪拌 混合 葉輪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聚氨酯發泡原料的攪拌混合裝置領域,具體涉及用于聚氨酯發泡原料攪拌混合的攪拌葉輪。
背景技術
聚氨酯發泡原料主要包括:異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石墨粉、添加劑等,生產時需要將上述各原料加入至混合桶內進行混合,混合桶內通常設置有由驅動裝置驅動的轉動軸,轉動軸的下端安裝有攪拌葉輪。傳統的攪拌葉輪即為普通的片式攪拌葉輪。攪拌時,攪拌葉輪轉動帶動混合桶內的液體狀聚氨酯原料轉動,從而達到各原料相互混合的目的。但攪拌葉輪攪拌時,部分沉淀在攪拌葉輪下方的聚氨酯原料容易出現混合不均勻的現象,從而導致后期產品合格率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使聚氨酯發泡原料混合均勻,有效提高產品合格率的用于聚氨酯發泡原料攪拌混合的攪拌葉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用于聚氨酯發泡原料攪拌混合的攪拌葉輪,包括:設置有若干輪葉的葉輪本體,在輪葉的底部外側固定設置有攪拌圓環,攪拌圓環的底部徑向設置有若干攪拌凸塊,攪拌圓環的寬度為輪葉長度的1/3~1/2,攪拌凸塊的寬度為攪拌圓環寬度的1/5~1/8,攪拌凸塊的高度為30~50mm。
進一步地,前述的用于聚氨酯發泡原料攪拌混合的攪拌葉輪,其中,攪拌圓環的底部徑向設置有九個攪拌凸塊,攪拌凸快均勻布置在攪拌圓環的底部。
進一步地,前述的用于聚氨酯發泡原料攪拌混合的攪拌葉輪,其中,葉輪本體上均勻設置有三片輪葉。?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實用、使用方便、且能使聚氨酯發泡原料混合均勻,大大提高產品合格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聚氨酯發泡原料攪拌混合的攪拌葉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聚氨酯發泡原料攪拌混合的攪拌葉輪仰視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用于聚氨酯發泡原料攪拌混合的攪拌葉輪,包括:均勻設置有三片輪葉2的葉輪本體1,輪葉2的底部外側焊接固定有攪拌圓環3,攪拌圓環3的底部徑向設置有九個攪拌凸塊4,攪拌凸快4均勻布置在攪拌圓環3的底部。攪拌圓環3的寬度為輪葉2長度的1/3~1/2,攪拌凸塊4的寬度為攪拌圓環3寬度的1/5~1/8,攪拌凸塊的高度為30~50m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當葉輪本體1在混料桶內轉動攪拌時,輪葉2旋轉時產生的離心力將聚氨酯原料沿切線方向迅速向四周排開,液體狀聚氨酯原料到達桶壁后遇阻上升,葉輪上方的液體狀聚氨酯原料不斷從上回補輪葉2,而在輪葉2下方的九個攪拌凸快4不斷帶動輪葉2下方的聚氨酯原料進行混合攪拌,這樣聚氨酯原料在輪葉2的上方和下方同時進行攪拌,從而實現了聚氨酯原料的充分混合,保證了聚氨酯原料能夠混合均勻,從而大大提高了后期產品的合格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力勤機械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力勤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7761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能集熱器聯箱發泡模具
- 下一篇:一種超透膜的趕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