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座椅調節手柄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72316.3 | 申請日: | 2013-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070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沛;袁春平;馬曉亮;徐東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延鋒江森座椅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N2/44 | 分類號: | B60N2/44;B60N2/16;B60N2/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座椅 調節 手柄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座椅配件,具體來說,是一種汽車座椅上使用的調節手柄。
背景技術
汽車座椅為了能夠滿足不同身高和體型的駕乘者在車身中人體定位和舒適性的要求,通常都要對坐墊的高度等進行調節,有時還需要對頭枕的高度進行調節。
與此同時,某些汽車的座椅還具有電動腰托等舒適性調節的功能,例如,腰托、腿托、頭枕高度調節、前后位置調節,TILT角度調節,以及其他電動調節(加熱、通風等)。
現有的具有舒適性調節功能的汽車座椅,通常其舒適性調節和高度調節均采用電控按鈕的調節方式,而無舒適性調節功能的汽車座椅,一般采用設置于座椅側旁的調節手柄進行機械式的高度或角度的調節。
而對于現有的采用調節手柄進行高度或角度調節的緊湊型小車,為了提高舒適性體驗,也希望增加例如電動腰托等舒適性功能,由于調節手柄的存在,緊湊的空間導致座椅側旁難以找到布置舒適性電動調節按鈕的位置,在不影響原有調節功能的前提下,且保證按鈕在手部操作舒適性范圍內,旁側板幾乎沒有空間可以布置該類型開關。即使能夠找到這樣的位置,也需要對座椅結構進行較大的修改,開發投入較大,而且座椅零部件的通用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對于現有采用調節手柄的緊湊型汽車內的汽車座椅,需要增加舒適性調節功能的,由于緊湊的座椅空間布局,難以找到合適的電動按鈕的布置位置。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合理的設計排布,實現功能集成的汽車座椅調節手柄。
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座椅調節手柄,所述調節手柄安裝在汽車座椅側旁,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本體2,舒適性調節電動開關3及其線束4;所述手柄本體2包括柄桿部和轉盤部,轉盤部的中心為旋轉中心2a,旋轉中心2a以轉動方式固定在座椅骨架上;所述舒適性調節電動開關安裝孔設在手柄本體2的柄桿部、或轉盤部、或旋轉中心2a位置。
通過對產品設計和產品工藝的優化,本技術方案實現將舒適性調節電動置于調節手柄上,實現了座椅中高度或角度調節功能與舒適性調節功能的集成,同時解決了緊湊的座椅空間布局,難以找到合適的電動按鈕的布置位置的問題,而且,電動功能配置與不帶有電動功能配置的結構設計僅需通過使用不同手柄罩蓋來實現,不影響其他結構,減小了影響范圍,面套與發泡無需另外的配置,為整體開發節省了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舒適性調節電動開關是電動腰托調節開關。
進一步的,所述電動腰托開關安裝孔設在所述柄桿部上,由于柄桿部位是乘車者手持手柄的較舒適的部位,將電動腰托開關設置在此處更合理。
進一步的,所述線束4采用直接排布方式或纏繞彈簧的彈性結構方式。
更進一步的,所述轉盤部上設有第一定位點2b,座椅骨架上設有第二定位點6a,所述線束4通過第一定位點2b與手柄本體2固定連接,還通過第二定位點6a與座椅骨架固定連接。對腰托開關的線束采用兩個定位點,分別與手柄本體和旁側板進行固定,手柄繞軸旋轉時,線束也會產生移動,通過兩個定位點分別與手柄本體和旁側板進行定位,在調節手柄轉動過程中,阻止了線束產生垂直于座椅側面方向的位移,同時通過控制兩個定位點的相對位移,即時調整線束的形態,防止線束過長導致的線束混亂或來回移動受損,或者過短導致線束拉斷。
更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手柄位于初始位置時,所述第一定位點2b,第二定位點6a,旋轉中心2a位于同一直線上。這種設置能使得所需線束長度最短,因此更合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延鋒江森座椅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延鋒江森座椅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7231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車門限位器
- 下一篇:一種新型的實用型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