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急診科護理用可供氧式床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69157.1 | 申請日: | 2013-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589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田紅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田紅艷 |
| 主分類號: | A61G1/01 | 分類號: | A61G1/01;A61G7/05;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7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急診科 護理 供氧 床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護理用床單,具體涉及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可供氧式床單。
背景技術
急診科在出診救護病人時,鋪設用的床單及氧氣袋是不可缺少的救護設備。現有的氧氣袋均為一個獨立的大包袋結構,靠護理人員抱著跟隨在患者附近,這種方式存在有增大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氧氣儲備量小及使用操作麻煩等缺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可供氧式床單。
其技術方案是:急診科護理用可供氧式床單,包括床單本體,所述床單本體的一端設有第一氧氣袋,第一氧氣袋的一端部連接第一氣管的一端,床單本體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氧氣袋,第二氧氣袋的一端部連接第二氣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氣管的另一端及第二氣管的另一端連接一起并通過供氧管與吸氧罩相連接,所述第一氧氣袋、第一氣管、第二氧氣袋、第二氣管、供氧管及吸氧罩的內腔相互貫通,所述第一氣管上設有第一閥門,第二氣管上設有第二閥門。
其中,所述第一氧氣袋為中部設有凹槽的枕頭狀結構。所述第二氧氣袋為圓筒狀結構。所述第一氧氣袋、第二氧氣袋、第一氣管及第二氣管均固定在床單本體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以下優點: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容易制作、氧氣儲備量充足,其將床單與氧氣袋有機結合在一起,在給出急診時,無需護理人員抱著氧氣袋跟隨在患者附近,大大方便了醫護人員的操作,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一種急診科護理用可供氧式床單,包括床單本體1,所述床單本體1的一端設有第一氧氣袋2,第一氧氣袋2的一端部連接第一氣管4的一端,床單本體1的另一端設有第二氧氣袋3,第二氧氣袋3的一端部連接第二氣管5的一端,所述第一氣管4的另一端及第二氣管5的另一端連接一起并通過供氧管8與吸氧罩9相連接,所述第一氧氣袋2、第一氣管4、第二氧氣袋3、第二氣管5、供氧管8及吸氧罩9的內腔相互貫通,所述第一氣管4上設有第一閥門6,第二氣管5上設有第二閥門7。其中,所述第一氧氣袋2為中部設有凹槽10的枕頭狀結構。所述第二氧氣袋3為圓筒狀結構。所述第一氧氣袋2、第二氧氣袋3、第一氣管4及第二氣管5均固定在床單本體1上。
首先分別將第一氧氣袋2和第二氧氣袋3內充滿氧氣,關閉第一閥門6和第二閥門7。使用時,將本裝置鋪設在擔架或床鋪上,患者的頭部放置在第一氧氣袋2中部的凹槽10上,腳部放置在第二氧氣袋3上,將吸氧罩9扣在患者口鼻上,然后打開第二閥門7,關閉第一閥門6第二氧氣袋3開始給患者供氧,當第二氧氣袋3內的氧氣用完后,關閉第二閥門7,打開第一閥門6改為第一氧氣袋2給患者供氧,氧氣量充足,保障了患者供氧。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容易制作、氧氣儲備量充足,其將床單與氧氣袋有機結合在一起,在給出急診時,無需護理人員抱著氧氣袋跟隨在患者附近,大大方便了醫護人員的操作,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田紅艷,未經田紅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6915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代步車
- 下一篇:用于乳房輔助治療的冷熱敷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