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固體絕緣開關的極柱動端屏蔽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67259.X | 申請日: | 2013-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626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振良;張建宏;湯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麥克奧迪(廈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B13/00 | 分類號: | H02B13/00 |
| 代理公司: | 福建煉海律師事務所 35215 | 代理人: | 許育輝 |
| 地址: | 361102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固體 絕緣 開關 極柱動端 屏蔽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輸配電開關設備制造領域,尤其是一種固體絕緣開關的極柱動端屏蔽結構。
背景技術
固體絕緣開關由于其無SF6氣體,因此對環境環保。其外表面有接地的金屬或半導體涂層,運行中人體可觸及;通過利用固體絕緣材料較高的耐受場強以及較為良好的散熱,固體絕緣開關設備結構更加緊湊。
目前固封極柱主要由絕緣拉桿、軟連接、下出線端子、滅弧室組件、環氧樹脂外殼及上出線端子構成。由于環氧外殼接地,極柱動端側面主要依靠空氣絕緣。受空氣絕緣距離及極柱動端與其連接件形狀所影響,在極柱動端側電場分布極不均勻,電場強度容易高出空氣的耐受場強,破壞產品的絕緣性能。同時在真空滅弧室中的瓷殼與金屬蓋及環氧樹脂的三介質交界處的電場也會有明顯的惡化。
??申請號為:201210340230.3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固封極柱,其極柱動端側包括有下軟連接、下出線端子、絕緣拉桿。在上出線端和上出線桿的接合部外設有罩體,可使固封極柱內部電場均勻,但是,絕緣層外殼接地,真空滅弧室的極柱動端通過軟連接與下出線端子及絕緣拉桿連接在一起。真空滅弧室下端與環氧及空氣的三介質交界處場強較高,滅弧室與軟連接的連接處及下出線端子的端部容易產生場強集中的問題。由于上述原因導致極柱動端側的電場分布不均,影響固封極柱整體的絕緣性能。
申請號為:?201210329224.8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固體絕緣極柱動端屏蔽裝置,包括有接地層、絕緣層、真空滅弧室、屏蔽罩及環形的導電密封圈。絕緣層外殼接地,真空滅弧室的極柱動端通過導電密封圈與屏蔽罩連接一起澆注在所述絕緣層的內部。通過絕緣層內部的屏蔽罩解決極柱動端場強集中的問題。真空滅弧室中瓷殼與金屬蓋及環氧樹脂三介質交界處的場強集中問題仍得不到改善,且不能解決出線結構中下出線端子端部及其邊緣的電場集中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固體絕緣開關的極柱動端屏蔽結構,通過設在真空滅弧室的極柱動端的屏蔽殼,環繞三介質交界處、軟連接和下出線端子,將高電場轉移到絕緣層內部,從而解決了屏蔽極柱動端側的電場分布不均的問題,主要是三介質交界處及導電體的邊緣電場值超標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固體絕緣開關的極柱動端屏蔽結構,包括接地層、固化成型的絕緣層、真空滅弧室、真空滅弧室中的瓷殼與金屬蓋及環氧樹脂組成的三介質交界處、下出線端子、軟連接、絕緣拉桿和屏蔽殼,真空滅弧室的下端分別與軟連接、絕緣拉桿連接,所述屏蔽殼設在真空滅弧室的極柱動端,所述屏蔽殼位于極柱動端外的部分,環繞三介質交界處、下出線端子和軟連接的外部,所述軟連接和下出線端子與屏蔽殼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屏蔽殼的上端高于三介質交界處,其下端低于絕緣拉桿中的金屬與環氧樹脂的交界處,所述屏蔽殼與真空滅弧室的距離≥2mm,與絕緣層外表面及內表面的距離≥3mm。
進一步的,所述屏蔽殼位于極柱動端外的部分為U形片狀。
進一步的,所述屏蔽殼的外邊緣設有圓翻邊或圓倒角,屏蔽殼上設有多個通孔。
更進一步的,所述屏蔽殼內設有定位嵌件,軟連接的一端與下出線端子固定在定位嵌件上。
更進一步的,所述軟連接包括多層疊加的金屬片,其側面尖端突出且層間有空氣隙,且側面表面包裹一層半導電硅橡膠。
更進一步的,所述軟連接帶有圓角的編織金屬帶。
更進一步的,所述下出線端子邊緣設有圓翻邊或圓倒角。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之處在于,通過設在真空滅弧室的極柱動端的屏蔽殼,環繞三介質交界處、軟連接和下出線端子,將高電場轉移到絕緣層內部,從而解決了屏蔽極柱動端側的電場分布不均的問題,主要是三介質交界處及導電體的邊緣電場值超標的問題;優化了整個極柱動端的電場分布,充分利用固體絕緣材料較高的耐受場強使得整個絕緣結構更加簡單,生產成本較低、可靠性較高,從而發揮出固體絕緣技術的優勢;使得整個設備尺寸得以減小,設備更為緊湊,并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解決現有產品絕緣薄弱環節方面問題,在實現固體絕緣設備的小型化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并有很可觀的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屏蔽殼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屏蔽殼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麥克奧迪(廈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麥克奧迪(廈門)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6725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性介孔硅鋁材料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加氫合成反應用催化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