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識別門禁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66412.7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23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葛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峰誠睿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7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識別 門禁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智能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識別門禁系統。
背景技術
在生物智能識別科技領域,智能識別門禁這一方面,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要屬指紋識別門禁系統IC卡識別門禁系統,近幾年也逐步發展出了人臉識別系統。
指紋識別作為識別技術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雖然采用IC門禁卡技術已經遠遠不能可靠地確認一個人的身份。但是,某些人或某些群體的指紋因為指紋特征很少而難以識別,手指出汗、劃傷或被污染時常常無法識別,從而出現指紋套用也屢見不鮮,這也說明指紋識別雖然精準于IC門禁卡身份識別,但也更加的說明了復制以及套用的手段在現有識別技術上根本無法絕對避免。而且指紋識別不但必須要接觸到識別終端機,更重要的是這種接觸的方式會帶來細菌病毒的傳播。
而現有的人臉識別技術,因其能容納的識別數據容量小,光線遮擋而無法精準快速的進行識別。常見的手機、電腦、門禁的人臉識別方式通常用一張人物照片即可識別成功或放行。這種識別技術通常只是平面圖像識別,實質上并未真正達到生物智能識別的概念。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識別門禁系統,旨在與指紋門禁系統與磁卡門禁系統相兼容,在不必拆除原有門禁系統設備的前提下達到省時省力,多種進門身份認證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智能識別門禁系統,所述的智能識別門禁系統包括現場控制器、人臉識別儀、IC卡讀卡器、指紋機、指紋門禁接入控制器、報警器、出門按鈕、DVR攝像機;
所述的人臉識別儀與現場控制器相連接;指紋機通過現場控制器與指紋門禁接入控制器相連接;出門按鈕和警報器與現場控制器相連接;IC卡讀卡器與現場控制器相連接,DVR攝像機相與現場控制器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智能識別門禁系統設有人臉識別儀、進門攝像機和出門攝像機,所述的人臉識別儀、進門攝像機和出門攝像機與刷卡/指紋門禁設備相匹配并與現場控制器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智能識別門禁系統的識別方式同人類進行個體識別時所利用的生物特征相同,完全利用可見光獲取人臉圖像信息,具有不易被察覺性,采用專用雙攝像頭近紅外識別,對光線要求低,系統容量大,識別時間短,并且可與指紋門禁系統、磁卡門禁系統相兼容,不必拆除原有門禁系統設備,達到安裝運用省時省力且可以多種身份認證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智能識別門禁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門攝像機;2、出門按鈕;3、報警器;4、現場控制器;5、指紋機指紋門禁接入控制器;6、DVR攝像機;7、出門攝像機;8、人臉識別儀;9、指紋機;10、IC卡讀卡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智能識別門禁系統的結構,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智能識別門禁系統包括現場控制器4、人臉識別儀8、IC卡讀卡器10、指紋機9、指紋門禁接入控制器5、報警器3、出門按鈕2、DVR攝像機6、進門攝像機1、出門攝像機7。
所述的人臉識別儀8與現場控制器4相連接;指紋機9通過現場控制器4與指紋門禁接入控制器5相連接;出門按鈕2和警報器3與現場控制器4相連接;IC卡讀卡器10與現場控制器4相連接;進門攝像機1和出門攝像機7與DVR攝像機6相連接,DVRDVR攝像機6與現場控制器4相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智能識別門禁系統采用動態局部特征分析技術(Dynamic?Local?Feature?Analysis,DLFA)識別人臉特征,并結合“基于多光源條件的人臉識別”技術和優異的識別算法。DLFA使用32到50個單元塊區域來辨別一個人臉,選用的最通常的點包括鼻子、眼睛、嘴巴和特定的骨骼曲率差,要確定一個人臉不僅僅取決于特性單元塊,還決定于它們的幾何結構,如形狀和相關位置,通過這種方式,LFA將人臉的特性對應為一種復雜的數字表達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峰誠睿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峰誠睿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664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氣體濃度檢測結構
- 下一篇:監室安全警戒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