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呼氣訓練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65225.7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7501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8-0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劍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華杰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3B23/18 | 分類號: | A63B23/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呼氣 訓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呼氣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呼吸系統疾病,包括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是十分常見的疾病,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通過藥物治療,雖然一段時間內可以看到效果,但是經常復發,無法根治。其原因在于只是著重去痰和消炎等被動式治療措施,而沒有對呼吸氣管以及呼吸肌進行有效訓練。
呼氣的機智與吸氣一樣是因為壓力差的緣故,但呼氣是因為肺內壓力大過大氣壓。
正常時的呼氣(passive expiration),并沒有肌肉的收縮,當橫膈膜和外肋間肌松弛時,胸腔變小,肺內壓力變大,因而空氣由體內吐出。
但是,當外在的空氣氣流受到阻礙,或者是對于一些曾經患有或患有慢性肺疾病的病人來說,呼氣就不完全是一個放松的過程,而需要呼氣肌的參與。
用力呼氣(active expiration)時,負責呼氣的內肋間肌和腹肌開始收縮;內肋間肌收縮使肋骨往下移,而腹肌收縮也使肋骨往下移壓迫腹腔內臟,迫使橫膈膜往上凸,而使得胸腔體積縮到最小,肺內壓增至最大,體內的二氧化碳才能大量呼出。
吐氣呼吸訓練對于體內氣體交換的效率,有顯著的幫助。
發明內容
未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呼氣訓練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呼氣訓練裝置,包括:一吹氣嘴1,通過一軟管7連接一吹氣裝置2,所述吹氣裝置2帶一吹氣進氣口3以及一吹氣出氣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氣裝置內帶一內腔管道9與進氣口3以及出氣口4連通,所述內腔管道內容納一浮子5。
進一步,所述出氣口4口徑小于所述進氣口3的口徑。
進一步,所述吹氣裝置2頂部帶有一封閉的端蓋8,且側部帶有一出氣槽6。
進一步,所述出氣槽6寬度小于所述浮子5直徑。
進一步,所述進氣口帶一過濾網10。
進一步,所述出氣口帶一過濾網11。
進一步,所述吹氣裝置外壁沿內腔管道軸向帶有多個刻度標記12。
進一步,所述的吹氣裝置為透明材料。
進一步,所述內腔管道9通過一小孔13同所述進氣口3以及出氣口4連通。
進一步,所述浮子同所述內腔管道的單邊間隙為0.2-5mm。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夠為患者的呼吸肌康復提供量化訓練工具;
2.為不能耐受手術(老年體弱)的部分患者提供手術治療的機會;
3.產品便攜、簡單、使用方便;
4.吹氣嘴以及過濾網為一次性可更換/或為可清洗反復利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表示本實用新型呼氣訓練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呼氣訓練裝置的吹氣裝置透視圖;
圖3表示本實用新型呼氣訓練裝置的進氣口及出氣口示意圖。
圖中的附圖標記為:1.吹氣嘴;2.吹氣裝置;3.進氣口;4.出氣口;5.浮子;6.出氣槽;7.軟管;8.端蓋;9.內腔管道;10、11.過濾網;12.刻度標記;13.小孔;14.上部管道腔室;15.下部連通腔室。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新型呼氣訓練裝置包括:一吹氣嘴1,通過一軟管7連接一吹氣裝置2,所述吹氣裝置2帶一吹氣進氣口3以及一吹氣出氣口4,所述吹氣裝置內帶一內腔管道9與進氣口3以及出氣口4連通,所述內腔管道內容納一浮子5。所述出氣口口徑小于所述進氣口的口徑。所述軟管優選為塑料波紋管。
進一步如圖2所示,所述吹氣裝置由一個上部管道腔室14以及一下部連通腔室15構成。上部管道腔室頂部帶有一封閉的端蓋8,密封氣體無法從頂部排出,且側部帶有一狹長的出氣槽6,出氣槽6寬度小于浮子5直徑。上部管道腔室的內腔管道9通過一小孔13同下部連通腔室連通,下部連通腔室同進氣口3以及出氣口4連通。
進一步如圖3所示,所述進氣口3帶一過濾網10,所述出氣口4帶一過濾網11。過濾網10可帶有泡棉材質,且可更換。過濾網10的作用是過濾人體呼出的CO2中的水分保持吹氣裝置2內的干燥。過濾網11的作用是防止空氣中的雜質進入吹氣裝置2內部。
吹氣裝置為透明材料如PC,PP等,且吹氣裝置外壁沿內腔管道軸向帶有多個刻度標記12。
浮子5同所述內腔管道并不是完全貼死,而是帶有一定間隙,單邊間隙為0.2-5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華杰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華杰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6522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良結構的汽車
- 下一篇:一種鎂基無定形體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