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半間接式熱風爐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61966.8 | 申請日: | 2013-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90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毛國慶;董麗;彭學文;楊一玫;張俊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H3/04 | 分類號: | F24H3/04;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鴻 |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漢市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間接 熱風爐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烘干爐供熱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既能提供潔凈的熱空氣又耗能少的半間接式熱風爐。
背景技術
熱風爐是烘干設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熱力干燥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熱源。它的結構設計、鋼材選擇、熱風流程和參數選擇是否合理將嚴重影響干燥系統的能耗、效率和制造成本。而干燥成本很大一部份來源于能耗,耗能指標一直是評價干燥設備的一項重要指標,降低能耗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選擇一套高效的熱風爐。目前已有的熱風爐按加熱形式分為直接式熱風爐和間接式熱風爐。
直燃式熱風爐的特點是燃料燃燒后的煙氣直接用于加熱干燥,不通過換熱器。煙氣溫度可達800℃,設備成本較低,熱損失小。但煙氣內含有的成分,并不適用于某些特定的烘干對象,多用于對熱空氣潔凈度要求不高的地方。
間接式熱風爐,火焰在燃燒腔內燃燒,燃燒后的高溫煙氣通過換熱管路排出,需加熱的空氣通過換熱管路外層,達到加熱的目的。間接式熱風爐能夠提供無污染的、清潔的熱空氣,主要適用于被干燥物料不允許被污染或應用于要求熱風溫度較低的熱敏物料的干燥。但間接式熱風爐存在效率低,鋼材耗量大、使用壽命短和熱風風阻大等缺點。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比直接式熱風爐更能提供潔凈的熱空氣、比間接式熱風爐的熱效率高、且制造成本低、使用壽命長的半間接式熱風爐。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半間接式熱風爐,包括與新鮮風進風風管連通的燃燒室及與燃燒室連通的混風過濾室;所述混風過濾室包括設置在混風過濾室頂部前端的循環風進風口、混風過濾室頂部后端的循環風出風口,以及設置在循環風進風口和循環風出風口之間的第二擋火孔板和過濾框架,所述過濾框架設置在第二擋火孔板后方。
所述燃燒室與混風過濾室通過法蘭連接貫通。
所述新鮮風進風風管的風口處設置有第一過濾段及調節新鮮風流量的調節閥,所述調節閥設置在第一過濾段的后方。
所述燃燒室包括第一擋火孔板,以及設置在第一擋火孔板后方的燒嘴和泄爆口。
所述泄爆口設置在燃燒室的頂部。
所述第一過濾段設置有第一壓差計。
所述燃燒室的燒嘴處連接有鼓風風機及燃氣閥組,所述燃氣閥組與天然氣相連,所述鼓風風機的進風口處設置有第二過濾段。
所述過濾框架設置有第二壓差計。
所述燃燒室還設置有監測燃燒室溫度的溫度探頭。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新鮮風經過第一過濾段后進入燃燒室,被加熱后進入混風過濾室,在第二擋火孔板之前與爐內的循環風混合后,經第二擋火孔板和過濾框架后,混合后的循環風被直接送回爐內;本實用新型的半間接式熱風爐既不同于直燃式熱風爐,火焰并未直接與循環空氣接觸,又不同于間接式熱風爐,無熱交換管路系統。該半間接式熱風爐不需要換熱管路,故而熱風爐的造價成本低,且能獲得較潔凈的熱空氣;因此,比直接式熱風爐更能提供潔凈的熱空氣,比間接式熱風爐的熱效率高,且制造成本低、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安裝總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半間接式熱風爐由兩個室體構成,一個是燃燒室4,一個是混風過濾室12,燃燒室4與新鮮風進風風管19連通,混風過濾室12通過法蘭20與燃燒室4連通。新鮮風進風風管的風口處設置有第一過濾段1及調節新鮮風流量的調節閥3,調節閥3設置在第一過濾段1的后方。燃燒室4包括第一擋火孔板5、監測燃燒室4溫度的溫度探頭8,以及設置在第一擋火孔板5后方的燒嘴6和泄爆口7,即加熱新鮮風,并且泄爆口7設置在燃燒室4的頂部,燒嘴6通過燃燒室的側壁插入到燃燒室4內的第一擋火孔板5的后方;燃燒室4的燒嘴6處連接有鼓風風機10及燃氣閥組9,燃氣閥組9與天然氣相連,鼓風風機10的進風口處設置有第二過濾段10?;祜L過濾室12包括設置在混風過濾室頂部前端的循環風進風口15、混風過濾室頂部后端的循環風出風口16,以及設置在循環風進風口15和循環風出風口16之間的第二擋火孔板13和過濾框架14,過濾框架14設置在第二擋火孔板13后方。另外,第一過濾段1設置有第一壓差計2,過濾框架14設置有第二壓差計1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東風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6196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