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紅外成像和車牌識別技術的制動失靈預警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61875.4 | 申請日: | 2013-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8459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杜斌;郝保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智迅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01 | 分類號: | G08G1/01;G08G1/01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紅外 成像 車牌 識別 技術 制動 失靈 預警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紅外成像和車牌識別技術的制動失靈預警系統。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境內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一直處于一個高發的態勢,其中大型客貨車發生的比率較高。尤其是一些載重較大的大型貨車和掛車,在一些山區的下山道路上行駛,極易因車輛持續剎車行駛而造成輪轂溫度過高,而駕駛員又不能及時發現,導致遇到情況后制動失靈,司機無法控制車輛而造成嚴重的交通事故。以山西省太原市到呂梁市一段長39km的下坡高速公路為例,該路段通車三年多來,頻繁發生因剎車失靈造成的惡性交通事故,累計死亡人數達200余人。給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
針對該問題,目前國內外解決方案大致有三種方案:
①更換剎車片材料,用抗衰退性更好的金屬材料替換傳統的樹脂基石棉摩擦材料。但是金屬材質的剎車片容易加快剎車片制動盤的磨損,不是非常理想的替換材料;
②對現有的剎車系統進行改進,增加剎車片制冷裝置或是過熱報警裝置。這種方案比較復雜,添加設備較多,成本較高,推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③在坡度較陡的路段對行駛車輛的剎車片溫度進行檢測,對危險車輛進行提醒。但這個方案目前存在的問題在于剎車片個體較小,且存在遮擋問題,溫度特征不易提取,容易造成誤判。
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新型的制動失靈預警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大型機動車在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在駕駛室看不到也感覺不到剎車輪轂的溫度,在長距離的下坡路上需要連續剎車,輪轂溫度已經達到制動失靈的程度,駕駛員還不知道,繼續下坡行駛時,車輛就會失控造成交通事故,嚴重危及道路交通安全。
本實用新型即是針對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基于紅外成像和車牌識別技術的制動失靈預警系統。通過紅外攝像機對行駛車輛輪轂溫度的不斷檢測,用車牌識別技術鎖定超溫車輛,用前方LED顯示屏進行預警告知,形成一套溫度檢測、車牌鎖定和信息發布的完整系統,并設置專用降溫區方便車輛降溫,達到防止車輛制動失靈、安全行車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另外的優點、目的和特性,一部分將在下面的說明書中得到闡明,而另一部分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通過對下面的說明的考察將是明顯的或從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中學到。通過在文字的說明書和權利要求書及附圖中特別地指出的結構可實現和獲得本實用新型目的和優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紅外成像和車牌識別技術的制動失靈預警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包括用于測量車輛輪彀的溫度信息的紅外測溫單元、控制單元、車輛識別單元和用于顯示報警信息的LED顯示單元,所述紅外測溫單元、控制單元、車輛識別單元和LED顯示單元之間以太網通信連接,其中,所述紅外測溫單元包括單片機,以及與所述單片機連接的電源模塊、以太網通信模塊和TNR紅外測溫定位模塊。
優選的,所述車輛識別單元包括補光燈、嵌入式ARM識別主機和高清攝像機,所述補光燈和高清攝像機均與所述嵌入式ARM識別主機連接。
優選的,所述嵌入式ARM識別主機通過光纖或以太網與控制單元連接。
優選的,所述控制單元為工控機。
優選的,所述單片機為SPCE061A單片機。
優選的,所述TNR數字紅外測溫定位模塊由TNR數字紅外測溫傳感器組成,所述TNR數字紅外測溫傳感器與單片機的SPI通信接口相連。
本實用新型使山區下坡道路上的駕駛員能及時獲取所駕車輛輪轂的溫度信息,輪轂超溫時能及時停車降溫,防止車輛在輪轂超溫情況下繼續行駛而導致制動失靈、發生重大交通事故。
附圖說明
圖1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基于紅外成像和車牌識別技術的制動失靈預警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紅外測溫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TNR數字紅外測溫定位模塊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智迅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山西智迅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6187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