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的帶有矩形開槽的U形超寬帶天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61020.1 | 申請日: | 2013-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904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段瀚林;李琦;喻人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飛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1/48;H01Q1/50;H01Q13/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哈爾濱市***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帶有 矩形 開槽 寬帶 天線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天線,特別是一種新型的帶有矩形開槽的U形超寬帶天線。
背景技術
超寬帶通信為移動通信和多中斷連接通信帶來了方便。超寬帶通信利用傳輸一系列脈沖流來通信,每個脈沖流持續幾十到一萬皮秒左右。這樣,信號具有很寬的帶寬。超寬帶通信的好處是持續時間短,可以高速大量地傳輸數據。并且由于時間短,不容易被干擾或者中斷,安全系數高。超寬帶通信需要的功率也很小,節約能源。弊端是超寬帶的通信距離短,大約只有幾十米左右。
由于超寬帶通信的普及,超寬帶天線也用的越來越多。超寬帶天線可以傳輸帶寬很寬的信號,特點是同頻帶不再是以前經典天線的那種單一諧振點,超寬帶在很寬的頻率范圍內都可以很好的將信號輻射出去。
隨著微帶線技術的普及,微帶天線的有點開始顯現出來。微帶天線易于制作,體積小,成本低,易于共形,適合室內移動設備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外形美觀小巧、制作簡單、具有高帶寬、使用壽命長的超寬帶天線。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的帶有矩形開槽的U形超寬帶天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對天線饋電的微帶線(3),一個FR-4材料的矩形介質板(2),背部是一個導體接地層(5),導體層在天線下部開有一個矩形的槽(1),輻射單元是一個U形的微帶線(4)。
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帶有矩形開槽的U形超寬帶天線,其特征在于:使用U形諧振短截線(4)作為輻射體,U形結構位于矩形開槽的中間。
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帶有矩形開槽的U形超寬帶天線,其特征在于:使用微帶線(3)進行饋電,其中微帶線采用錐形末端連接U形微帶線(4)來進行阻抗匹配,阻抗為50歐姆。
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帶有矩形開槽的U形超寬帶天線,其特征在于:介質板(2)使用FR-4材料,介電常數4.4,厚度0.75mm,形狀為矩形。
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帶有矩形開槽的U形超寬帶天線,其特征在于:背部導體接地層(5)在U形微帶線的背后開有一個矩形的槽(1),槽的面積覆蓋U形微帶線。
所述的一種新型的帶有矩形開槽的U形超寬帶天線,其特征在于:矩形槽(1)的長邊與饋電微帶線(3)相垂直。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特性:
(1)設計簡單、易于制作、成本低、工作穩定、壽命長,天線本身只有5部分結構,結構組成明朗清晰,便于制作,難度低,對制作工藝要求低。
(2)帶寬很寬,通過修改背部開槽的面積和形狀來調整帶寬,滿足多種室內應用。
(4)體積小巧,便于安裝在各類移動或者非移動設備中,節約空間,方便布局。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的帶有矩形開槽的U形超寬帶天線的結構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新型的帶有矩形開槽的U形超寬帶天線的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近年來,超寬帶通信在諸多領域被廣泛應用,具有穩定、高效、高速率等特點。本實用新型利用U形天線及背部開槽的方式擴展帶寬,實現超寬帶。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結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是這個設計的結構立體圖。
天線的骨架部分是一個使用FR-4材料的介質板(2),該板材介電常數為4.4,板厚0.75mm,介質板的形狀為矩形。
天線的輻射單元為一個U形的微帶線(4),位于介質板上方的中央,U形的中線與介質板(2)左右兩邊平行。
天線使用一個微帶線對U形結構進行饋電,為了進行阻抗匹配,將微帶線(3)的末端收縮,作為錐形,實現50歐姆的阻抗。
對背部的導體接地板(5)在U形結構(4)背后開一個矩形的槽(1),面積足夠大,能夠覆蓋U形結構(4),來拓寬天線的帶寬。
圖2是這個設計的俯視圖。將饋電的微帶線(3)的一端作為輸入,天線將對外輻射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飛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哈爾濱飛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6102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