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新型引線框架材料應力釋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54688.3 | 申請日: | 2013-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6240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仇文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環勝銅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21/48 | 分類號: | H01L21/48 |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專利事務所 32219 | 代理人: | 陸平 |
| 地址: | 214500 江蘇省泰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型 引線 框架 材料 應力 釋放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集成電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引線框架材料C19210及C19400應力釋放裝置。
背景技術
?人類社會己進入信息時代,這個時代的核心是集成電路,又稱為IC產業,集成電路由芯片、引線框架、塑封三部份組成,其中引線框架的作用是導電、散熱、聯接外部電路,因此要求制作引線框架材料必須具有高強、高導電、良好的沖壓和蝕刻性能,目前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引線框架使用銅合金高精帶材制作,據不完全統計引線框架合金約77種,按合金系劃分有Cu-Fe-P(銅鐵磷)、Cu-Ni-Si(銅鎳硅)、CU-Cr-Zr(銅鉻鋯)三大系列,按性能分為高導電、高強中導、高強高導系列,按合金強化原理又可分為固溶強化、析出強化,引線框架用高精銅帶己成為所有帶材的代表,引領著新型合金材料發展的方向,目前國內外應用量最大合金是Cu-Fe-P系列,主要牌號是美國研發的C19210和C19400,中國該兩牌號引線框架合金已產業化生產,現代生產方法是大錠熱軋→高精冷軋法和水平連鑄卷坯→高精冷軋法.,但在高強度引線框架材料冷軋加工中,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加工硬化促使銅帶產生縱向延伸不均勻,存在一定的不均勻內應力,銅帶經后續高速沖制加工中會因內應力釋放而產生扭曲、翹曲變形以及彈性系數、機械加工性能不合格,傳統方法是采取低溫回火技術來消除,但低溫回火后的產品無法保證高溫抗軟化性能,即加熱到470度保溫3分鐘銅帶不能變形軟化,以保證封裝時與芯片的貼合和防止外引線的軟化,影響元件的安裝。一般以塑封后材料硬度損失小于20%作為衡量標準,然而,經低溫回火的銅帶很快變形而失去彈性,無法滿足正常電鍍、封裝,本新型實用技術是徹底解決這一技術難題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引線框架材料應力釋放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換輥方便,能解決銅帶因內應力釋放不徹底造成抗軟化性能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新型引線框架材料應力釋放裝置,包括壓下電機、絲杠減速機、上料小車、卸料小車,其特征在于:兩臺壓下電機分別與絲杠減速機連接,絲杠減速機與壓下絲杠連接,壓下絲杠與上輥系連接,上輥系下方設置有下輥系,下輥系左面設置有開卷機,右面設置有卷取機,開卷機和卷取機上分別設置有左壓料輥和右壓料輥;下輥系與開卷機之間設置有左張力輥,下輥系與卷取機之間設置有右張力輥。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上輥系設置有若干個上矯直輥;所述的下輥系設置有若干個下矯直輥;上矯直輥與下矯直輥間隔排列。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上輥系設置為可調的;所述的下輥系設置為固定的。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操作、換輥方便,解決了銅帶因內應力釋放不徹底造成抗軟化性能差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料小車?;??2?、開卷機??;?3?、卷筒?;??4?、左壓料輥?;??5?、左張力輥?;??6?、上輥系;7?、?右張力輥?;?8、?卷取機?;??9?、上矯直輥?;??10?、壓下電機?;??11?、壓下絲杠?;12?、絲杠減速機?;??13?、下輥系??;?14?、右壓料輥?;??15?、卸料小車、16、下矯直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需求量一步的說明:
???參照附圖,新型引線框架材料應力釋放裝置,包括壓下電機10、絲杠減速機12、上料小車1、卸料小車15,其特征在于:兩臺壓下電機10分別與絲杠減速機12連接,絲杠減速機12與壓下絲杠11連接,壓下絲杠11與上輥系6連接,上輥系6下方設置有下輥系13,下輥系13左面設置有開卷機2,右面設置有卷取機8,開卷機2和卷取機8上分別設置有左壓料輥4和右壓料輥14;下輥系13與開卷機2之間設置有左張力輥5,下輥系13與卷取機8之間設置有右張力輥17。所述的上輥系6設置有若干個上矯直輥9;所述的下輥系13設置有若干個下矯直輥16;上矯直輥9與下矯直輥16間隔排列。所述的上輥系6設置為可調的;所述的下輥系13設置為固定的。
具體實施時,銅帶在冷軋酸洗后直接進入本實用新型,在張力拉伸和矯直輥連續交替彎曲的聯合作用下,使銅帶產生微量的塑性延伸從而使銅帶內應力得到均勻分布和釋放。操作時,將需要矯直的銅帶用行車吊運放在上料小車上,上料小車把料卷送到開卷機卷筒上,銅帶對準卷筒,卷筒漲開,將銅帶漲緊,移走上料小車,手動開卷穿帶,左壓料輥落下,防止銅帶卷松卷,將開卷機開出的料頭,手動穿帶經左張力輥后,上輥系抬起,銅帶經上輥系和下輥系之間的輥縫,經右張力輥送至卷取機,卷筒漲開,將銅帶漲緊,穿帶正常后,需根據銅帶不同厚度調整上矯直輥壓下量,壓下量調整由兩個壓下電機分別帶動兩支壓下絲杠完成,由壓下電機通過絲杠減速機,帶動上輥系同步調節,下輥系固定在裝置中,工作時不需調整,根據工藝要求設定運行速度、延伸率、張力等工藝參數,建立開卷、卷取張力開始運行,在實際操作中,需根據來料銅帶的板型情況對上輥系壓下系統再次進行精調整,因為實際材料的機械性能可能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首先根據厚度h、機械性能σs、彈性模數E確定壓下輥縫調整數值Δ2,依據關系換算即可;本實用新型裝置在矯直輥入口和出口側各配有一個張力輥,使銅帶在張力輥的作用下產生張力,其張力約為帶材屈服度極限的10%-30%,使銅帶在彎曲變形區受到交變變形,使銅帶各部分得到均勻的殘余應力分布,該殘余變形繼續在變形區及張力的共同作用下,使銅帶反復彎曲,產生微量延伸和彈性變形,當銅帶離開本實用新型時,由于自身彈性恢復而變成平直的帶材,以獲取最佳的板型。從而達到內應力的釋放及均勻分布的目的;銅帶運行至料尾時,由操作人員按下“降速”按鈕,降速至穿帶速度,或按下“停車”按鈕,停止機列運行,延伸率消失,右壓料輥落下,預防銅帶松開,用捆帶把料頭捆結實,卷取機卷筒縮徑,銅帶由卸料小車從卷取機上卸下置于料卷存放臺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環勝銅業有限公司,未經江蘇環勝銅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54688.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