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可持續供電的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52733.1 | 申請日: | 2013-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4062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宋素靜;朱燕翼;彭劍侃;陳雷;魏建勛 | 申請(專利權)人: | 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J9/06 | 分類號: | H02J9/06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 43108 | 代理人: | 顏昌偉 |
| 地址: | 411101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持續 供電 雙電源 自動 切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持續供電的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電源控制技術中,為保證了系統供電的可靠性,多采用帶有中央控制器的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成本較高。
利用簡單控制器件實現的雙電源自動切換雖然可以完成自動切換,但是由于電路和硬件產品本身的滯后性,在切換時會產生幾十毫秒甚至幾百毫秒的延時,這樣就會使負載供電曲線呈迅速下降趨勢,甚至會造成負載的斷電,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克服上述缺陷,電路實現簡單、使用可靠性高的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可完成一路電源斷電時自動切換到另一路繼續供電,且能夠在切換瞬間保正對負載的持續供電。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設計方案:一種可持續供電的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其包括電源切換電路、交直流轉換電路,還包括儲能單元,所述儲能單元包括隔離元件和儲能電容,所述隔離元件與儲能電容串聯后并聯在交直流轉換電路輸出端,負載并聯在儲能單元兩側。
所述隔離元件為保險管或電阻。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是:由于在電路中加入了儲能單元,在其中一路電源對負載供電時同時對儲能電容進行充電,當該路電源失電后電源自動切換的瞬間,儲能電容進行放電這樣就保證對負載的持續供電。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持續供電的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1,一種可持續供電的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其包括三臺接觸器等組成的電源切換電路、濾波器Z、交直流轉換電路V、儲能單元Uc。電源切換電路的主回路由KM1、KM2、KM3三臺接觸器組成,KM1的主觸點KM11、KM13、KM15與KM2的主觸點KM21、KM23、KM25分別接入兩組交流電源。電源切換電路的控制部分由接觸器KM1主觸點KM15、熔斷器FU1、轉換開關SA1的1端、轉換開關SA1的2端、KM2的輔助常閉觸點和KM1的線圈串聯后并聯上KM3線圈所組成的電路K、熔斷器FU2、?KM1的主觸點KM13依次串聯。接觸器KM2主觸點KM25、熔斷器FU3,KM2的線圈,KM1和KM3的輔助常閉觸點、轉換開關SA1的7端、轉換開關SA1的8端、熔斷器FU4、KM2的主觸點KM23依次串聯。主觸點KM12與主觸點KM22并聯后接入濾波器Z的a相、主觸點KM14與主觸點KM24并聯后接入濾波器Z的b相,主觸點KM16?與主觸點KM26并聯后接濾波器Z的c相。
由濾波器Z濾除電源中的紋波,濾波器Z的a’、b’、c’與變壓器T串聯,變壓器T將外部系統所提供的電壓值轉變為負載所需的電壓值;變壓器T與整流器V串聯,整流器V將交流電整流成直流電供負載使用;隔離電阻R與儲能電容C串聯后組成的儲能單元Uc并聯在整流器V的輸出端,負載并聯在儲能單元Uc兩側。
其工作過程為:閉合開關SA1,接入兩組交流電源KM1主回路電源和KM2主回路電源,負載首先由KM1主回路電源供電,KM1主回路電源同時會對儲能單元Uc的電容C進行充電,當KM1主回路電源失電時可自動切換至KM2主回路電源。在電源切換的瞬間,由儲能電容C放電完成對負載的供電的補償,這樣就保證了對負載的持續供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5273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