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鎖式折角塞門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52005.0 | 申請日: | 2013-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5808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鄭斯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斯榮 |
| 主分類號: | B61H11/10 | 分類號: | B61H1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4000 河南省焦作***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鎖式折角 塞門 | ||
技術領域
本新型涉及一種自鎖式折角塞門,屬鐵路車輛用閥門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折角塞門是火車上機車與車廂以及車廂與車廂間連接或分解時空氣制動氣路中的主要開、關閥門,它安裝在每臺機車或每節車廂的兩端,且全部折角塞門經軟管相連,當列車在正常運行時列車首尾兩個折角塞門呈聯通狀態,構成列車的空氣制動氣路,而在列車運行時,如果首尾其中一個折角塞門誤關閉,則會造成非常制動、緊急停車等情況發生,嚴重時甚至造成車輛失控甚至傾翻等重大事故,?同時又由于折角塞門裸露在外,且當前使用的折角塞門自身又無任何的保護機構,因此很容易被人為的打開或關閉,給行車安全、國家財產以及乘客人身安全帶來極大危害,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也有部分折角塞門上設置了氣動自鎖機構,但傳統的自鎖機構與折角塞門風管平行,且以通過對折角塞門內球閥或球閥與手柄間連桿進行制動來達到自鎖保護的目的,這種結構雖然可以滿足折角塞門自鎖保護的要求,但結構上十分復雜且空間相對較小,一方面增加了折角塞門的生產難度及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日常使用、檢修及更換工作的難度,于此同時,由于其結構復雜及較小的空間結構也極易導致自鎖機構處氣密性不嚴,發生漏氣現象,也對行車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難以得到全面的推廣和使用。
發明內容
本新型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自鎖式折角塞門。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自鎖式折角塞門,包括折角塞門本體,所述的折角塞門本體進氣管一側上方設阻尼自鎖器且與氣管軸線垂直,所述的折角塞門本體的提拉手柄末端設自鎖凹槽,所述的阻尼自鎖器由圓柱形殼體、端蓋、活塞、自鎖桿及壓緊彈簧構成,所述的殼體底部設風孔,且與折角塞門本體氣管內氣道聯通,所述端蓋與殼體螺紋連接,且端蓋與殼體連接處另設氣密性密封環,所述端蓋中間另設透孔,所述透孔側壁另鑲嵌氣密性密封環,所述的活塞位于殼體內部,其下表面設氣密墊片,側表面嵌氣密性密封環,活塞上表面與自鎖桿連接,所述的自鎖桿另一端通過透孔伸出殼體外且與自鎖凹槽位置對應,所述的壓緊彈簧包覆在自鎖桿外,且一端與活塞相抵,另一端與端蓋相抵,所述的殼體與折角塞門本體為一體式結構。
活塞及自鎖桿材質為金屬或尼龍材料。
本新型具備結構簡單,安裝使用方便,其自鎖動作反映靈敏且自鎖鎖緊力大的特點,可有效滿足對折角塞門運行狀態的保護,同時本新型還具有多重氣密性結構,在確保自鎖保護的同時,更能有效的杜絕傳統自鎖設備易出現的漏氣現象,從而為折角塞門安全可靠運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證,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及推廣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端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2所示,一種自鎖式折角塞門,包括折角塞門本體1,所述的折角塞門本體1進氣管一側上方設阻尼自鎖器且與氣管軸線垂直,所述的折角塞門本體1的提拉手柄2末端設自鎖凹槽3,所述的阻尼自鎖器由圓柱形殼體4、端蓋5、活塞6、自鎖桿7及壓緊彈簧8構成,所述的殼體4底部設風孔9,且與折角塞門本體1氣管內氣道10聯通,所述端蓋5與殼體1螺紋連接,且端蓋5與殼體4連接處另設氣密性密封環11,所述端蓋5中間另設透孔12,所述透孔12側壁另鑲嵌氣密性密封環11,所述的活塞6位于殼體4內部,其下表面設氣密墊片13,側表面嵌氣密性密封環11,活塞6上表面與自鎖桿7連接,所述的自鎖桿7另一端通過透孔12伸出殼體4外且與自鎖凹槽3位置對應,所述的壓緊彈簧8包覆在自鎖桿7外,且一端與活塞6相抵,另一端與端蓋5相抵,所述的殼體4與折角塞門本體1為一體式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斯榮,未經鄭斯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5200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