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箱體式切換閥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48815.9 | 申請日: | 2013-1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148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春萱;李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中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K11/02 | 分類號: | F16K11/02;F16K31/06;F16K3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東良風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陳志良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東新區***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箱體 切換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氣力除灰系統中閥門,特別是公開一種火電廠氣力除灰系統用的箱體式切換閥,應用于火電廠氣力除灰系統,也適用于冶金、化工、水泥等行業粉庫的氣力除灰系統。
背景技術
火電廠氣力除灰系統在國內外已有廣泛的使用,氣力除灰系統廣泛使用灰庫切換卸料,具有效率高、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壽命長久等特點。其中系統粉煤灰輸送管灰料料倉間的切換一般采用2個氣動閘板閥和耐磨彎頭實現,這個結構對灰管的高度要求不能低于1米,還需管道設立平臺才能通行,同時由于控制點多,所以需要多個控制箱電磁閥,導致切換閥體積較大,并且容易出現閥門卡塞現象和開關不到位等問題,故障率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設計一種箱體式切換閥,減少控制箱電磁閥數量,且灰管高度滿足0.5米內就可以實現,結構簡單,庫頂布置方便,占地面積小。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箱體式切換閥,安裝在料倉頂部,用于系統粉煤灰輸送管灰料料倉間的切換,其結構包括氣缸、閥體、連接桿、閥瓣和電磁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磁閥設置在氣缸旁側的電磁閥箱內,控制氣缸的上、下移動,氣缸設置在閥體的頂端;所述的連接桿上端與氣缸桿相連,連接桿的下端與閥瓣相連;所述的閥瓣包括擋板、筋板、方管、直管、連接板、左側板和右側板,所述閥瓣與閥體作為閥體箱,閥瓣隨氣缸桿上、下移動,所述的直管在氣缸處于下位時兩端與閥體外的灰管相連通,且兩者的中心線在同一軸線上,在直管下側閥瓣的兩側壁上設置兩個孔徑與灰管直徑相匹配的孔,作為灰料料倉切換的窗口。
所述閥瓣的兩側壁在直管上、下方分別設置一個充壓式密封圈。所述閥體兩側的灰管與閥瓣的直管在同一軸線上,與閥體的連接采用連接板和螺栓連接,兩端口分別設有連接法蘭。當電磁閥得電時,電磁閥控制氣缸移到上位,閥瓣處于卸料狀態,所述的密封圈處于充壓狀態,灰管中粉煤灰通過閥瓣切入灰庫,箱體式切換閥積聚粉煤灰。當電磁閥失電時,電磁閥控制氣缸處于下位,閥瓣上的直管與閥體外的灰管在同一軸線上,同時兩側密封圈充壓實現粉煤灰切入后端的灰庫,后一個切換閥積聚粉煤灰,實現箱體式切換閥的切換功能。
本實用新型采用充壓式密封圈,閥門啟閉時,閥瓣與密封圈之間無接觸,當閥門切換完成后,密封圈進行充氣實現彈性變形完成密封。密封圈設有檢測壓力開關,可智能檢測密封圈是否失效破損。本實用新型采用氣缸驅動,切換方便迅速。本實用新型還設有到位開關,并可將開關信號送入PLC,進行遠程控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僅用一個箱體式切換閥就代替了現有的2個氣動閘板閥和耐磨彎頭,非常經濟可靠。與現有技術的切換閥相比較,本實用新型更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本實用新型通過閥瓣無接觸切換,具有切換方便,密封性好,結構緊湊,占地空間小等優點,是氣力輸送系統中重要的部件。本實用新型避免了閥門出現卡塞現象、開關不到位等問題,還具有耐磨耐高溫,密封性好,故障率低,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氣缸;?2、螺栓M12×45;?3、閥蓋;?4、螺栓;?5、閥體;?6、連接件;?7、六角頭鉸用控制螺栓;?8、閥瓣;?9、密封圈;?10、灰管;?11、直管。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本實用新型箱體式切換閥安裝在料倉頂部,用于系統粉煤灰輸送管灰料料倉間的切換,其結構包括氣缸1、閥體5、連接桿、閥瓣8和電磁閥。電磁閥設置在氣缸1旁側的電磁閥箱內,控制氣缸1的上、下移動。氣缸1設置在閥體5的頂端。連接桿上端通過連接件6與氣缸桿相連,連接桿的下端與閥瓣8相連。閥瓣8包括擋板、筋板、方管、直管11、連接板、左側板和右側板。閥瓣8與閥體5作為閥體箱,閥瓣8隨氣缸桿上、下移動。直管11在氣缸1處于下位時兩端與閥體5外的灰管10相連通,且兩者的中心線在同一軸線上,在直管11下側閥瓣8的兩側壁上設置兩個孔徑與灰管10直徑相匹配的孔,作為灰料料倉切換的窗口。
閥瓣8的兩側壁在直管11的上、下方分別設置一個充壓式的密封圈9。閥體5兩側的灰管10與閥瓣8的直管11在同一軸線上,與閥體5的連接采用連接板和螺栓連接,兩端口分別設有連接法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中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中芬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4881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動汽車電池的監控裝置
- 下一篇:球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