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光纖光源發生器透鏡組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47216.5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285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04 |
| 發明(設計)人: | 梁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梁寧 |
| 主分類號: | F21V5/04 | 分類號: | F21V5/04;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嘉權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張海文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光纖 光源 發生器 透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裝飾照明燈具,尤其是一種光纖光源發生器透鏡組。
背景技術
光纖燈一般由光源、光纖、反光杯或聚光杯組成,光源發出的由反光杯或聚光杯二次配光來出光,光再經光纖傳導端部照明或光線體照明,目前由于節能減排的考慮,光源普遍采用LED光源,眾所周知,LED光源一般由RGB單色光混光成白光或其他顏色的光,應用在光纖燈時,常常會出現:由于混合光中的各單色光折射率不同,光線從光源經過反光杯或聚光杯時,在出光時光路的中心保持混色、周圍還原出單色光,這就是色散現象,實際應用中,生產廠家與消費者需要出光為光源原始的純光,不希望看到雜光,影響出光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發出純光的光纖光源發生器透鏡組。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光纖光源發生器透鏡組,包括:
第一非球面透鏡,其底面與光源接近;
第二非球面透鏡,其底面與第一非球面透鏡的頂面接近,其頂面與光纖入光口接近,且該第二非球面透鏡與第一非球面透鏡共軸。
?所述第一非球面透鏡的口徑為23mm,所述第二非球面透鏡的口徑為28mm。
????所述第一非球面透鏡的中心厚度為9±0.2mm,邊厚為2±0.2mm;所述第二非球面透鏡的中心厚度為10±0.2mm,?邊厚為2.5±0.2mm。
所述第一非球面透鏡與第二非球面透鏡的間距為0-1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光纖光源發生器透鏡組通過兩塊非球面透鏡的雙重聚光,在實現聚光的同時無雜質單色光出射,保證了出光的純潔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光纖光源發生器透鏡組的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光纖光源發生器透鏡組,包括:第一非球面透鏡10,其底面與光源40接近;
第二非球面透鏡20,其底面與第一非球面透鏡10的頂面接近,其頂面與光纖入光口30接近,且該第二非球面透鏡20與第一非球面透鏡10共軸。
其中,第一非球面透鏡10的口徑為23mm,所述第二非球面透鏡的口徑為28mm,第一非球面透鏡10的中心厚度為9±0.2mm,邊厚為2±0.2mm;第二非球面透鏡20的中心厚度為10±0.2mm,?邊厚為2.5±0.2mm。此外,第一非球面透鏡10與第二非球面透鏡20的間距為0-1mm;第一非球面透鏡10的焦距為21.1mm,?第二非球面透鏡20的焦距為25.16mm。
本實用新型光纖光源發生器透鏡組通過兩塊非球面透鏡的雙重聚光以及精密的透鏡尺寸與光學參數,在實現聚光的同時無雜質單色光出射,保證了出光的純潔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梁寧,未經梁寧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4721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