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顯微授精培養皿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44699.3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9602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4-11-26 |
| 發明(設計)人: | 呂祁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C12M1/22 | 分類號: | C12M1/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馮子玲 |
| 地址: | 200011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顯微 授精 培養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在輔助生殖醫學中進行用人類精子對卵子的顯微授精時所使用的培養皿。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顯微授精培養皿在操作時是水平底面的。這是通常培養皿制作的一種常規形式。然而,目前的顯微授精操作中有約3%-8%的卵子崩解率。造成一些正常卵子死亡。這對于一些本來就卵子數極少的病例就有相當大的失敗風險的壓力。造成這一風險的原因有卵子因素和操作因素。當卵子的胞膜較脆弱時就容易受穿刺而崩解,而不利的操作方式則會加劇這一風險的發生。這種不利的操作方式主要就是顯微穿刺針的傾斜造成的穿刺損傷加大。
在傳統操作中,顯微穿刺針前端部分需要被安裝成斜向下的狀態。這是因為顯微穿刺針前端不是完全均為大小的毛細管,是逐漸變細的針狀。當這種針水平放置時,用其貼近皿底抓取精子時,最先觸底的將不是針尖,而是該前端的后部,后部觸底引起尖端反而上翹,使得針尖更加無法接觸并抓取精子,更無法用針尖壓住精子進行精子制動操作。而這兩個操作是顯微授精所必需的過程。所以,為了避免顯微注射針這種非均勻性前端所帶來的操作問題,常規顯微授精方法則將顯微注射針安裝成斜向下的狀態,這使得針尖觸底操作精子時,注射針前端的后部仍是懸空的未觸底的狀態,保證了操作得以進行。
但是,這種傾斜角度在穿刺卵子時則會對卵子產生非正對的壓力,使得穿刺需要壓迫較大程度時才能穿破卵子透明帶,一致在透明帶被穿破時的瞬間,卵子胞膜隨即受到突然且較大力量的穿刺,使得卵子胞膜容易立即被穿破,而不是正常情況下的未穿破。這會導致卵子隨后崩解風險的加大。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在操作中顯微授精培養皿存在的上述的問題,現提供了一種顯微授精培養皿。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顯微授精培養皿,包括皿底、皿池邊、皿底緣,所述皿底包括有一定角度的傾斜面。
優選的,所述皿底為一整體傾斜平面,所述皿底面和所述皿底緣所在平面呈一定角度。
優選的,所述皿底緣所在平面與皿池邊所在平面平行。
優選的,所述皿底面設有突起,所述突起為具有弧度或坡度的傾斜面。
與現有技術相比,上述技術方案提供的顯微授精培養皿具有以下優點:通過設置具有傾斜顯微授精培養皿皿底,使得顯微注射針能恢復成水平角度,這時的針尖觸底時,顯微注射針前端后部不會觸底,可以正常操作顯微授精。這就可以用顯微注射針正對卵子做顯微授精,避免了傳統方法的非正對穿刺而加大了卵子崩解的風險。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顯微授精培養皿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顯微授精培養皿操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顯微授精培養皿,包括皿底1、皿池邊3、皿底緣2,皿底1包括有一定角度的傾斜面。皿底1為一整體傾斜平面,皿底1面和皿底緣2所在平面呈一定角度。皿底緣2所在平面與皿池邊3所在平面平行。皿底面設有突起,突起為具有弧度的傾斜面。
如圖2所示,由于培養皿底部為傾斜面,具有傾斜顯微授精培養皿皿底,使得顯微注射針前端在成水平角度時仍與皿底間有夾角,這時的針尖若觸底,則顯微注射針前端后部不會觸底而引起針尖上翹脫離處于底部的精子,從而可以順利對精子進行抓取和壓劃,實現正常顯微授精操作。由于這種顯微注射針前端成水平角度操作可行,就使得可以用顯微注射針正對卵子做顯微授精,避免了傳統方法的非正對穿刺而加大了卵子崩解的風險。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未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4469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防漏型轉鼓
- 下一篇:一種B群鏈球菌抽屜式搖擺培養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