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旋挖鉆機的除泥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44181.X | 申請日: | 2013-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5843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鐘世英;莫莉;葉坤;王賢能;何珊珊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工勘巖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12/06 | 分類號: | E21B12/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26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旋挖鉆機使用的除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旋挖鉆機的除泥器。
背景技術
旋挖鉆機是一種適合在建筑基礎工程中成孔作業的施工機械,具有裝機功率大、機動靈活、施工效率高等特點,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地質條件。
目前旋挖鉆頭主要有三種:短螺旋鉆頭、單層底旋挖鉆斗、雙層底旋挖鉆斗。其中,雙層底旋挖鉆斗出現于上世紀90年代,將單層底旋挖鉆斗改進為兩層可以旋轉一定角度、從而實現斗底開閉的雙層旋挖鉆斗。順時針旋轉鉆進切削,底部進土口為開放狀態。鉆進一個回次后,鉆斗逆時針旋轉一定角度,進土口強行關閉,切削物完整保存與斗內。在復雜地層中,雙層底鉆斗的鉆進效率及孔底清潔度優于單層底鉆斗。旋挖鉆斗每鉆滿一斗后,須提到地面,將斗內的土體等倒出。當遇粘質土時,進入鉆斗的粘土經過自身旋轉擠壓,在斗內壓緊,造成出土困難,極大影響工效。即使斗體為錐形亦不能克服旋壓作用。
針對這一問題,通常采用在鉆斗內設置一擋板,改變斗內切向進土為豎向進土,維持土體的松散狀態,從而提高倒土效率。但是此種方法減少了斗門的進土面積,降低進土速度,使鉆進效率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挖鉆機的除泥器,利用振動殼的擠壓、振動作用,旨在解決如何保證鉆進速度的前提下提高倒土效率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旋挖鉆機的除泥器,包括用于盛裝土體的鉆斗體、位于所述鉆斗體兩端的鉆斗底板和鉆斗頂蓋,所述鉆斗頂蓋固定連接于所述鉆斗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鉆斗體的側壁內側設有限位塊,所述鉆斗底板與所述鉆斗體轉動連接;所述除泥器還包括位于所述限位塊與所述鉆斗頂蓋之間的振動殼、彈性壓縮于所述鉆斗頂蓋與所述振動殼之間以推動所述振動殼移動的彈性件以及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鉆斗底板和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振動殼、所述彈性件和所述鉆斗頂蓋的導桿,所述振動殼在所述鉆斗體卸土時受所述彈性件之彈力的推動下朝向所述鉆斗體的底部移動并與所述限位塊相抵觸。
進一步地,所述鉆斗底板上還設有向外凸起以先導鉆入土體的先導尖。
進一步地,所述旋挖鉆機的除泥器還包括安裝于所述鉆斗體底部的轉動軸以及將所述鉆斗底板固定連接于所述鉆斗體的鎖扣件,打開所述鎖扣件,所述鉆斗底板轉動繞所述轉動軸向下轉動。
優選地,所述鎖扣件包括固定設于所述鉆斗體上的插舌以及設置于所述鉆斗底板上以與插舌配合的插孔。
優選地,所述導桿固定于所述鉆斗底板之靠近所述轉動軸的一側,所述振動殼設有供所述導桿穿過的安裝孔。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進一步地,所述鉆斗體為雙層底旋挖鉆斗。
本實用新型通過加強倒土時的鉆斗體的振動作用,即通過振動殼的擠壓、振動作用,實現對土體的沖擠和鉆斗體內壁的振動,從而實現土壁分離,降低土對鉆斗壁的黏著作用,提高倒土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旋挖鉆機的除泥器的外形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旋挖鉆機的除泥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旋挖鉆機的除泥器在傾倒土體時的示意圖。
圖4是圖2中振動殼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工勘巖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工勘巖土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4418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