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基于污染物并行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42492.2 | 申請日: | 2013-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024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喬鐵軍;韓小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中清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華烽知識產權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羅志偉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污染物 并行 處理 生物反應器 裝置 | ||
1.一種基于污染物并行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池和中控組件,所述反應池連接有進水管和排水管,所述反應池內設有膜生物反應器和曝氣裝置,所述曝氣裝置位于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的底部,所述進水管上設有進水閥,所述排水管上設有排水閥,所述進水閥、排水閥、曝氣裝置分別與所述中控組件電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染物并行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內設有第一導流板和第二導流板,所述第一導流板、第二導流板將所述反應池分隔成進水池、曝氣池和排水池,所述進水池與所述進水管連接,所述排水池與所述排水管連接,所述膜生物反應器位于所述曝氣池的中部,所述曝氣裝置位于所述曝氣池的底部,所述第一導流板與所述反應池的池底之間設有第一進水通道,所述第二導流板與所述反應池的池頂之間設有第二進水通道,所述第一進水通道為所述曝氣池的進水端,所述第二進水通道為所述曝氣池的排水端、所述排水池的進水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污染物并行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池的底部連接有污泥排放管,所述第一導流板的頂部設有液體循環回流通孔。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污染物并行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池的頂部、進水池的頂部連接有液體循環回流管道。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污染物并行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池內設有第三導流板和第四導流板,所述第三導流板和第四導流板設置在所述進水池內并將所述進水池按進水順序分隔成水解酸化池、厭氧池和缺氧池,所述進水管與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底部連接,所述第四導流板與所述反應池的池頂之間設有第四進水通道,所述第四進水通道為所述水解酸化池的排水端、厭氧池的進水端,所述第三導流板與所述反應池的池頂之間設有第三進水通道,所述第三進水通道為所述厭氧池的排水端、缺氧池的進水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污染物并行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導流板高于所述第三導流板。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染物并行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連接有預處理裝置,所述預處理裝置通過水泵連接有溶藥池,所述水泵與所述中控組件電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染物并行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裝置包括壓縮機和位于所述反應池內的曝氣頭,所述曝氣頭與所述壓縮機連接,所述壓縮機與所述中控組件電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污染物并行處理的膜生物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應器為無機陶瓷膜生物反應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中清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中清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4249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控制充電器及電路結構
- 下一篇:超聲波探頭及陣列性能測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