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輛行駛中判別行人的避險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320741781.0 | 申請日: | 2013-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3637753U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于彤;郭珅;張寧;丁蕊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R21/0134 | 分類號: | B60R21/0134;B60T7/12;B60Q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寇蘭英 |
| 地址: | 710064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輛 行駛 判別 行人 避險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道路交通安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車輛行駛中判別行人的避險裝置。
背景技術
汽車安全不僅是針對車內的駕乘人員而言,同時也要保護行人的安全,因此,車輛碰撞防護技術也開始將保護行人安全列為它的重點發展目標。近年來,歐洲新車安全評鑒協會在汽車碰撞測試中,不僅檢驗車內乘員的安全保護程度,也通過劃分四個星級來檢驗車輛對行人的安全保護程度。為了有效保護行人的安全,除指定和實施相關法規外,還需要提高汽車的安全性能,在汽車被動安全技術相對成熟的今天,主動安全彰顯出獨特的重要性。而就目前國內汽車技術的發展,在行人主動保護領域尚無相關產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行駛中判別行人的避險裝置,采用該裝置可以在預判發生危險情況時對行人及駕駛員進行報警提醒,在危險范圍內自動降低車速,實現對行人的保護,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一種車輛行駛中判別行人的避險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單片機,用于采集車輛前方的行人信號并將該信號傳輸給單片機的雷達探測傳感器,用于根據單片機的輸出指令負責聲音報警的揚聲器,用于根據單片機的輸出指令負責降低車速的自動剎車模塊;所述單片機的I/O輸入端電連接雷達探測傳感器的輸出端,所述單片機的I/O輸出端分別電連接揚聲器、自動剎車模塊的輸入端。
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和進一步改進在于:
還包括用于根據單片機的輸出指令負責控制遠近燈光互相切換的燈光控制模塊,所述單片機的I/O輸出端電連接燈光控制模塊的輸入端。
所述單片機為飛思卡爾MC9S12DG128單片機。
所述雷達探測傳感器為多個,分別安裝在車輛前部進氣格柵的上部、左右前燈的上部及后視鏡的背面。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通過雷達探測傳感器探測得到行人與車輛相隔距離,將此信號傳輸給單片機,經過單片機的對信息的分析處理后,在預判發生危險情況時對行人及駕駛員進行報警提醒,在危險范圍內采取自動降低車速等躲避措施,實現對行人的保護,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車輛行駛中判別行人的避險裝置的硬件模塊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車輛行駛中判別行人的避險裝置的硬件模塊框圖。該裝置包括單片機,用于采集車輛前方的障礙物信號并將該信號傳輸給單片機的雷達探測傳感器,用于根據單片機的輸出指令負責聲音報警的揚聲器,用于根據單片機的輸出指令負責降低車速的自動剎車模塊,還包括用于根據單片機的輸出指令負責控制遠近燈光互相切換的燈光控制模塊;單片機采用飛思卡爾MC9S12DG128單片機,單片機的I/O輸入端電連接雷達探測傳感器的輸出端,單片機的I/O輸出端分別電連接揚聲器、自動剎車模塊、燈光控制模塊的輸入端。雷達探測傳感器為多個,分別安裝在車輛前部進氣格柵的上部、左右前燈的上部及后視鏡的背面,以達到對前方障礙物無死角探測并對行人進行精確定位。自動剎車模塊為在第一電磁閥的油路上并聯一個油路,油路中連接一個第四電磁閥,同時采用或非門電路控制第二電磁閥和第三電磁閥。
該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單片機內預存車輛與行人之間的最短安全距離,該裝置通過雷達探測傳感器探測車輛前方的行人,并把探測到的信號傳輸給單片機,單片機通過波形返回的時間計算得到行人與車輛的相隔距離,檢測到的相隔距離小于預存的最短安全距離時,揚聲器對行人及駕駛員進行聲音報警提醒,自動剎車模塊進行自動剎車以降低車速,夜間行車時燈光控制模塊控制遠近燈光互相切換,對行人進行報警提醒,通過以上措施實現對行人的保護,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盡管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案進行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應用領域,上述的具體實施方案僅僅是示意性的、指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說明書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很多種的形式,這些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之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207417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